-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九年级思品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导学案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班级 组别 座号 姓名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能力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巨大威力;体会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中共同创造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中华文化的特点。
难点: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
三、教学过程:
(一)自学步骤: 预习导学
1.中华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由哪些组成?
3.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
4.列举本地传统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
5.中华文化对当代中国和世界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
6.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哪些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有什么作用?
7.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什么品质?我们应如何传承?
(二)课堂讨论,解答疑问
宣布小组进入竞赛状态,以抢答形式回答提示中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
(2)中华文化有何特点?中华文化有何影响?
(3)五千多年来,伴随新着文化的发展,我们形成了哪些传统美德?
小组讨论,将文中知识问题化。
四、练习设计:
1.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一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文化
C.文化的力量深深的熔铸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D.中华文化是各民族长期相互交流的结晶。
2.2009年清明节,中央文化委在全国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②使我国的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③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④继承一切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具有深远的影响( )
①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 ②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③影响中国的发展道路 ④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有位社会学家曾这样说过:“一个民族的灭亡,并不是这个民族的人全部死掉了,而是这个民族的人身上一再存在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了。”这启示我们( )
①应大力继承、弘扬本民族的文化②要珍惜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能迷失发展方向③要自我封闭,避免其它民族文化同化④应一加选择的全盘继承本民族文化
A.①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涵养了泱泱中华。这说明中华文化( )
A.一脉相承,亘古不变 B.一花独放,天下独尊
C.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中西合璧,不分彼此
6.国家正式启用的教育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
(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书法进课堂的认识。
(2)除书法外,如果你有机会学习一项传统文化,你会选择什么?
(3)青少年应该怎样对待优秀的传统文化?
?
五、教学反思:
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认识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2.能力目标
(1)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感悟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3)逐步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地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教学过程:
自学步骤: (一)阅读教材70——73页,梳理以下知识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考博英语-中国艺术研究院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74(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山东淄博卷(“暖”起来;从“阅”到乐,悦,跃,月,钥,越……)-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真题解读.docx
- 省级优秀课件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优化.pptx
-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VIP
-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图上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pptx VIP
-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pdf
- 2024中小学校公开招聘简章.pdf
- GB 1499.2-2024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副本.pdf
- 学堂在线海上求生与救生期末考试答案.docx
- 小学美术手工《折纸》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