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东北区第十五届教学年会
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东北区第十五届教学年会 暨2010年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年会 徐兴岭 西语系 2010年10月 “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东北区第十五届教学年会 暨2010年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年会”成功举行 由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东北区理事会和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和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联合组织的“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东北区第十五届教学年会暨2010年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年会”于2010年7月17日至19日在大庆师范学院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在教育部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大背景下召开, 主题为“新形势下的外语教育——理论探讨,教学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探讨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外语学科的教育方针,教学思路和外语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新发展,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动东北地区的外语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促进各高校外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辽宁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大庆师范学院等十几所高校的外语学院院长,以及省外国语学会领导机构成员,省社科联、北京大学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等单位的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杨忠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目录 1.引言 2.语义学的研究范式 3.系统、实例与语境 4.语义普遍性与民族性 5.功能语言学语义研究视角的选择 6.英汉语义系统差异---以精密度为例 7.结束语 1.引言 美国哲学家库恩(Thomas Kuhn)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使用“范式”(paradigm)一词表示一种由诸多概念、假设和方法构成的研究框架。 自1893年法国语言学家布雷阿尔(Michel Bréal)提出语义学以来,语义研究经历了传统语义学和现代语义学发展阶段(贾彦德1999)。语言学语义研究已经显现出多种范式。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现代语义学发展做出了贡献,突出表现在语篇意义的研究。功能语言学语义研究近年来有了新的进展。 Halliday and Matthiessen (1999/2008)首次使用了‘功能语义学’(functional semantics)这一术语, 这意味着语言学语义研究增添了新的范式。 问题:功能语言学语义研究采用什么独特研究范式? 2.语义学的研究范式 2.1 已公认的语义学研究范式 Lyons (1977) 概括了三种范式: 行为语义学;逻辑语义学;结构语义学。 Saeed (1997) 概括了三种范式:结构语义研究;形式语义研究;认知语义研究 Taylor (2002) 也分析了三种范式: 语言-世界路子---研究语义即研究词语与外部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 语言内部路子---研究语义即研究语言符号系统内部的关系。 概念路子---研究语义即研究语言使用者头脑中的概念化方式。 2.2 原有研究范式的缺失: 语言的人际互动意义被忽略(语用学因此而产生)。 语境与语义的关系被忽略 2.3系统功能语言学语义研究范式 2.3.1建构主义语义观 Halliday and Matthiessen (1999) 回顾了从古希腊哲学延续至今的两种语义研究传统,即哲学-逻辑学传统和修辞学-民族学传统。他们分析了形式语义学、认知语义学的意义观,明确界定了功能主义意义观与二者的区别。 建构主义语义观 “The view we are adopting is a constructivist one, familiar from European linguistics in the work of Hjelmslev and Firth. According to this view, it is the grammar itself that construes experience, that constructs for us our world of events and objects. As Hjelmslev (1943)said, reality is unknowable; the only things that are known are our construals of it----that is, meanings. Meanings do not ‘exist’ before the wordings that realize them. They are formed out of the impact between our consciousness and its environment.” (Halliday and Matthiessen 2008:17) 与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上期排上中心小学目标管理汇报与自评情况.doc
- 中国教育史考研习题及答案大全.doc
- 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课题申请评审书.doc
-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结题鉴定书.doc
-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辅导班法大考研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doc
- 2013年下半年《心理学》在线作业.doc
- 2013年中考《阶梯》优秀作文精选.doc
- 2013年中班秋季教学计划.doc
- 中国教育学会微课程大赛展示会函件.doc
-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简答.doc
- 建设银行2025曲靖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docx
- 建设银行2025陇南市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 中国银行2025毕节市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docx
- 建设银行2025成都市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 工商银行2025平顶山市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docx
- 交通银行2025呼伦贝尔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docx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小升初数学试卷.docx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docx
- 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小升初数学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