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的生产技术.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味精的生产技术

主要内容 认识产品 追根求源 生产技术 表2 谷氨酸发酵工艺设备 表3 等电点离子换法提取谷氮酸工艺设备 * * 味精的生产技术(L-谷氨酸钠) 精化1121 郭如海 1 分子结构 一 产品的认识 L-谷氨酸单钠的一水化合物,俗称味精。 2 产品性质 物理性质: 白色柱状或粉末状结晶 纯晶的分子量为147.13 密度 1.538g/ml 化学性质: 高温下,易变为焦谷氨酸钠 碱性或强酸性溶液中,沉淀或难于溶解 生物性质: 作为脑组织的能源 降低血液中氨中毒 H2O 3 产品的功能 具有提鲜、滋补、开胃、助消化的能力以及治疗慢性 肝炎、肝昏迷、神经衰弱、癫痫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4 产品的用途 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调味剂 食品生产中的添加剂 治疗一些疾病中的辅助药剂 5 产品的标准 二 追根求源 1 产品的诞生及发展 第一阶段:1866年德国人H·Ritthasen(里德豪森)博士从面筋中分离到氨基酸,他们称谷氨酸,根据原料定名为麸酸或谷氨酸(因为面筋是从小麦里提取出来的)。1908年日本东京大学池田菊苗试验,从海带中分离到L—谷氨酸结晶体,这个结晶体和从蛋白质水解得到的L—谷氨酸是同样的物质,而且都是有鲜味的。 第二阶段:以面筋或大豆粕为原料通过用酸水解的方法生产味精,在1965年以前是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这个方法消耗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对设备要求高,需耐酸设备。 第三阶段:随着科学的进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味精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自1965年以后我国味精厂都采用以粮食为原料(玉米淀粉、大米、小麦淀粉、甘薯淀粉)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谷氨酸钠,为市场上增加了一种安全又富有营养的调味品,用了它以后使菜肴更加鲜美可口。 (来自百度百科) 2 产品生产方法比较 制造方法 原理 原料 优点 缺点 改时方向 蛋白质水解法 蛋白质是由许多α-氨基酸的分子缩合而成,将其水解即可得到相应的氨基酸 面筋、豆饼、 玉米蛋白 水解操作易于掌握 原料来源少,价格高,得率低,对设备腐蚀性大劳动繁重 此法古老,现已极少使用,已被发酵法代替 合成法 高温、高压下将原料羰化,氰氨化,水解以及中和精制 碳化物、丙烯醛、糠醛、丙烯腈 不用粮食为原料 需要高温高压的条件,设备要求高、严密性好 一般工厂不适于生产 发酵法 淀粉水解、菌种培育使配料发酵,提取谷氨酸将其精制 含糖原料、碳氢化合物等 原料来源丰富,得率高,成本低,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需严密的生产管理和严格的生化操作,否则会由于微生物感染而造成很大的损失 需要理想的生产菌种 3 现在常用的生产方法 目前主要的生产方法为发酵法 三 生产技术 1 原料及要求 谷氨酸发酵以糖蜜和淀粉为主要原料。 糖蜜:是制糖工厂的副产物,分为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两大类。 糖蜜原料:不宜直接用来作为谷氨酸发酵的碳源,因含丰富的生物素。 预处理方法:活性碳或树脂吸附法和亚硝酸法吸附或破坏生物素。也可以在发酵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吐温60或添加中青霉素。 淀粉:来自薯类、玉米、小麦、大米等 大米进行浸泡磨浆,再调成15Bx,调pH6.0,加细菌a-淀粉酶进行液化,85 ℃30min,加糖化酶60 ℃糖化24h,过滤后可供配制培养基。 以及氮源料:尿素或氨水 2 生产原理 谷氨酸钠发酵生产工艺流程图 3 工艺流程 1.玉米为原料生产味精工艺概述及工艺流程图 玉米为原料生产味精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段:(1)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2)菌种的活化及种子液的制备;(3)发酵;(4)谷氨酸制取味精及成品加工。 2.原料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制备 2.1 原料的预处理 此工艺操作的目的在于初步破坏原料结构,以便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同时去除固体杂质,防止机器磨损。用于除杂的设备为筛选机,常用的是振动筛和转筒筛,其中振动筛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方便。用于原料粉碎的设备除盘磨机外,还有锤式粉碎机和辊式粉碎机。盘磨机广泛用于磨碎大米、玉米、豆类等物料,而锤式粉碎机应用于薯干等脆性原料的中碎和细碎作用,辊式粉碎机主要用于粒状物料的中碎和细碎。 2.2 淀粉水解糖制备 在工业生产上将玉米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淀粉的糖化,所制得的糖液称为淀粉水解糖。由于谷氨酸生产菌不能直接利用淀粉或糊精作碳源,因而必须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才能供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