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交流会经验材料.doc

诠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交流会经验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诠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交流会经验材料

诠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交流会材料 人本定位 均衡发展 塑造优质教育新形象 前郭县额如乡小学 2008.4 人本定位 均衡发展 塑造优质教育新形象 优质教育是均衡发展的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一发展观的实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也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它最主要内涵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素质,办好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校在实施这一思想过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为终身发展奠基”这一办学理念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点滴成果,今天就相关做法与各位共勉。 一、学校自然情况 额如乡中心小学位于前郭县前部,下辖七所村级小学和一所中心幼儿园。现有教职工128人,教学班55个,在校学生931人.中心校教学班13个,在校生386人;村小教学班42个,在校生545人。全乡有幼儿班8个,在班幼儿145人;全乡校舍总面积9073平方米,生均占有面积10.06平方米。 二、主要工作成绩 几年来,我们以前郭县教育局“抓规范管理、树行业形象,办优质教育”为总体目标。确立“以人为本、为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管理意识,做到:民主管理、情感管理、制度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群策群力、感情凝聚、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工作成绩在原来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全乡七所村小中有一所标准化村小,两所优秀村小,两所合并后正在建设中村小,2003年学校被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学校被教育局评为办学水平优秀校;2005年被教育局评为校舍建设先进校;2006年被评为松原市标准化学校和花园式单位,中心幼儿园被评为市级示范园;2007年被教育局评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校;累累的工作硕果记录了额如乡小学前进的历程,也饱浸了广大教职工辛勤的汗水。 三、主要做法及措施 (一)让“办学理念”成为优质教育发展的航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创办优质教育,首先要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全体师生共同提炼学校的办学思想,形成“人本化、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并发展成师生共同的愿景。积极宣传倡导学校精神,以此激励师生努力进取。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实教育资源中提取有特点的基因,使之升华为学校共识的价值标准,并积淀为学校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校风、教风、学风,以此引导学校、教师、学生的良性发展。我们以此为为依据,通过学习和宣传,使“以人为本,为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在每个人心中扎根,实施在课堂上,践行在实践中。 (二)让“文化建设”成为创办优质教育的丰厚底蕴 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学校的高楼大厦和管理的规范化并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其文化底蕴深厚程度及文明传承的历史才真正体现出其存在的全部意义,也代表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历程。 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 1、注重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学校凝聚力。做到精神文化建设与学校办学理念相统一。我们注重培养了教师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敢于争先的进取意识、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2、注重制度文化建设,增强学校的影响力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动力系统,又是创办优质教育的保障系统。办学行为的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与创新,都必须依靠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它是一个不断朝着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相结合的方向迈进的历程。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做到了:制度的健全、合理、体现严肃性、体现延续性、以人为本、同时又因事而宜,因人而宜。我们用制度规范人,保证学校有一个健康的工作秩序;用制度激励人,以调动和保护教职工的积极性;用制度培育人,以增强教职工的遵纪意识、守法行为。 3、把环境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有形载体 学校环境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课程,是创办优质教育的外在表现,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对学校的环境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坚持环境文化建设的“文化品味、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突出人文与科学”,努力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以适应新课程对学校环境文化生命性的要求。 我们把重点放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建设“整洁、规范、和谐、文明”的校园。几年来,我们通过自身挖潜,协调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多方筹措资金改建新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2004年争取乡政府投入资金54万元、国拨资金30万元,新建校舍875平方米,改建校舍854平方米,学校自投1.1万元,建白钢画廊一个;;2005年争取乡政府投入资金7.6万元、硬化了中心校校

文档评论(0)

vaxlv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