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民歌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传承教育研究.doc

扬州民歌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传承教育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扬州民歌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传承教育研究

扬州民歌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传承教育研究 邗江经济开发区(汊河)幼儿园 2011.6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实践价值 民歌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如何把我国丰厚的世世代代传承下去,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著名民族音乐理论家樊祖荫先生呼吁:“中国的民歌文化财富流失严重,抢救民歌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发展文化教育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幼儿园教师,对根基的教育应该有一种责任意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从幼儿教育开始加强的传承教育和研究,是一件及具意义的探究性工作。我们,特别是通过一些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比较喜爱的、经典的、,让幼儿从小接受的熏陶,在培养幼儿对的热爱和兴趣的同时,也提高教师对的审美和热爱情趣。兴趣和能力的就会得到提升,发展就有希望。民歌是指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或歌曲,它是广大群众在口头传唱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并和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着的歌曲艺术。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纯朴生活感受。民歌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民歌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六类,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儿歌生活歌。扬州民歌扬州民歌由“劳动号子”和“民间小调”结合而成的。从调性上说扬州民歌大多数以五声音阶徵调式和宫调式为主,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调式亦能见到。具有独特的方言特色,浓厚的乡土气息,人文气质和生活情趣的结合也赋予了扬州民歌鲜明的地方特。律刚柔结合,衬词衬腔恰当的运用、与地方戏曲音乐的融合等都是扬州民歌的音乐特点。扬州小调扬州小调被称之为“小曲”,是中国民歌的一种。曲式结构多为“上下句”或“起、承、转、合”式的单乐段。有流畅的旋律,规整的结构,极具艺术感染力。小调的内容大多数是歌唱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才子佳人的离愁别恨,赞美扬州地方的风土人情,更多是描写爱情故事的。曲调优美、委婉、流畅,结构严谨整齐。其代表作有《扬州小调》、《拔根芦柴花》、《茉莉花》、《杨柳青》、《四季歌》、《数鸭蛋》、《撒趟撩在外》等等。 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曲调比较简单,节奏强而有力,有领有合,顿挫分明。内容根据劳动特点随意发挥。号子有以衬词命名的有以句式命名的有以唱词字数命名的还有以曲牌命名的。 1

文档评论(0)

vaxlv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