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学案.docVIP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学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学案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学案 备课科组:高二语文组 上课时间:第九周 学习目标 1.掌握排比、比喻、对偶、夸张等其他常用的修辞手法。 2.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常用修辞手法并用它进行语言表达。 学习过程 一、课前猜谜语 1、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裳,坐在绿洲上。(猜一植物)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猜一动物)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二、具体探讨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一)、比 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例如: ⑴.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⑵.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⑶.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⑷.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⑸.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丛飞、白芳礼等。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 广州城在节日期间成了欢乐的海洋。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5、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 ②浅显易懂。③表达感情。 ★小试身手:请大家辨别一下下列的句子。 1、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2、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3、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4、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5、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丛飞、白芳礼等。 ★小试身手:请大家辨别一下下列的句子。 例:“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最多的题目类型——仿句 仿造例句,用“橡皮、圆规、直尺”各写一句话. 例: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延长了。 ★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其二,比喻要合乎 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 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如“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只是说明情况,并非比喻。 (二)、借代 1、概念: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2、借代的类别: (1)特征代替本体 例: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 例:枪杆子里出政权。 (3)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例: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 (4)借部分代替全体。 例:樯橹灰飞烟灭。 (5)结果代原因 例:好吧,我们多勒勒裤腰带吧。 (6)事物的名称代本体。 例:他一天一包中华。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其一,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