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报刊类史料.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讲 报刊类史料 一、近代报刊及其史料价值 报纸和杂志是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史料,古代没有。中国古代虽有《塘报》、《邸报》、《宫门抄》、《京报》等,但都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报刊,顶多可算是报刊的前身或雏型。 《宫门抄》 相当于政府新闻公报,由内阁发布,各省驻京之“邸”(相当于今天的驻京办事处)抄录传送,所以又称“邸抄”。 《邸报》 政府每日重要文件汇编。交由私人报房印刷,仍由政府发送给各省驻京之“邸”,传送各地。邸报中有《宫门抄》的内容。各省驻京人员称提塘官,隶属兵部。通过沿途驿站塘兵接力传递邸报,所以又称塘报。 《京报》 又称“报房京报”。京中私人报房利用印刷邸报的有利条件,翻印每日内阁发抄的官文书出售。这才是报纸的前身或雏型。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若在我国寻求所谓现代的报纸,则自以马六甲所出之《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为最早。时民国前九十七年(嘉庆二十年),西历一八一五年八月五日也。” 张革非《近代史史料学讲义》:“我国最早的报刊是嘉庆二十年(1815年)由传教士马礼逊在马来亚以中文刊行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把此报列为“第一批近代化的中文报刊”,把创办这一刊物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作为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 十四所高等院校合编《中国新闻史》:“1815年8月5日,马礼逊在米怜帮助下,创办了一份中文宗教报纸《察世俗每月统纪传》,这是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中文近代报刊。”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的广告(“告帖”),是“我国近代新闻史上最早的广告”; 第二期上的《月蚀》一文,“是我国近代报刊上的第一条预告自然现象的消息”。 “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的创刊,标志着我国新闻史由古代进入了近代的发展阶段。”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不是我国最早的近代报刊 (一)出版地不在中国。 (二)办报人不是中国人。 (三)读者对象以南洋华侨为主。 (四)它同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没有一点渊源关系。 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 《中外新报》,香港,伍廷芳,1858年创刊,香港英文《孖剌报》的中文版。 《上海新报》,上海,1861年创刊,英文《字林西报》所发行的中文版。 《昭文新报》,汉口,艾小梅,1873年创刊。 报刊的史料价值: 报刊为当时人记录当时事,许多报道、记载堪称第一手材料。 有人形象地谈到报刊的作用:“天地像一座大舞台,历史剧目波澜壮阔、绚烂多姿、复杂多变。后排的看客,由于距离的缘故,如置身云雨巫山。一些前排看客,甚至能到幕后打探的特殊看客,便充当起解说的职责。这特殊的看客就是新闻记者,能告诉我们许多后排看客看不真的历史细节、幕内蹊跷。” 报刊可用来鉴别一些史实记载的正误。 本报重要广告 本报出版甫三月,销售已达万纸,受社会之欢迎至矣。惟尽言贾祸,竟中当道之忌,致讼案叠出。同人审时度势,报纸一日不停,讼案一日不了,加以酷暑如焚,总理于君右任被执狱中,备受苦楚,同人委曲求全,不得不重违于君之意,现已招由开明日报馆接办,自明日起馆中一切生财及编辑发行,悉归开明日报经理所有。本馆经手事件及帐项等类,统俟于君出狱自行清结。特此声明。 民呼日报馆股东公启 夏晓虹认为:“处于同样的舆论空间,穷追不舍的新闻记者令成为热点的各类官私隐情无所遁逃,于是,日日面世的民营报纸便升格为补正史之阙、正官书之误的最佳底本。”其史料价值高的根源在于保留了“社会情状的原生态。”“晚清社会的基本信息确实完好地保存在当年的报纸中。要想穿越时间隧道,拥有回到现场的准确感觉与裁断,读报纸显然是上选。” 报纸是搜集佚文的重要来源。 报纸的广告,对于经济史、社会史的研究者而言也具有重要价值。 二、利用报刊史料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编者、作者的政治立场(写作是否实事求是)、工作态度(采访是否深入)、业务水平(表达是否清楚)决定了报刊史料的可靠性程度,也就是决定了它的价值。 ①“详电报”: ②“补电报”: ③“造专电”: 华《汉口竹枝词》 访员闭门费神思 社会新闻捏造之 已报沙家双服毒 又闻李女私养儿 注:旧式访员以闭户造新闻著名,而社会新闻尤甚。今通讯社林立,新闻事业进步,然不免仍有闭户造车者。 1933年9月27日《镜报》 (2)历届政府的新闻检查制度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