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版】课堂新导航配套高二语文上册第2单元5范例.ppt

【大纲版】课堂新导航配套高二语文上册第2单元5范例.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拓展延伸 天下名山那么多,李白为什么这么钟情于“天姥”? 【思路点拨】 天姥山高大雄伟,神秘莫测,这一点正切合李白好游名山的性格特点;传说中的天姥,又符合李白寻仙访道的志趣;而历史上的名人,尤其是谢灵运曾到此,更让李白产生效慕先贤的冲动。 技法归纳 1.构思奇特,大胆地运用对比和夸张等手法,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本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为了借惜别伤离来表现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诗人构思出一场场梦游中的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同时诗人还把这些与当时丑恶的现实加以对比,落到不事权贵的主旨上,几乎是天衣无缝。为了与这种奇特的构思适应,诗人还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对比、衬托、夸张、联想等手法,把天姥山的神奇雄姿和幻想中的事物写得神气十足,活灵活现,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 2.语言精练清新,长短句式参差多变,富有很强的表现力。 诗人在表现梦中奇景时,用精练清新的语言向读者展示四幅画面,色彩和情调各不相同。同时诗人还注意用句式的变化表达感情,全诗的句式以七言为主,交错运用四言、五言、六言和九言句式,节奏有缓有急,取韵换韵也平仄相同,富有音乐美,使诗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高考真题演练 知能优化训练 把酒问月 李 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经典美文赏读 【赏读指要】 《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像,那飘逸浪漫的风神惟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 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转韵,平仄互换,抑扬顿挫,更觉一气呵成,有宫商之声,可谓音情理趣俱好,故“于古今为创调”(清·王夫之《唐诗评选》)。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 第二单元 五 梦游天姥吟留别 名句品读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6.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经典美文赏读 五 梦游天姥吟留别 基础知识梳理 文本预习必知 文本解读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知能优化训练 文本预习必知 作家作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其先人流寓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唐属安西都护府),他即于此出生。五岁随父迁居锦州昌隆(今四川江邮)青莲乡。李白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 天宝初,因吴筠及贺知章推荐, 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不久遭谗 去职。安史之乱起,因参加永王 李磷幕府,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 梓一带)。途中遇赦。晚年飘泊东 南一带,后病死途中。 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现存有一千余首。李白的诗歌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表现了对日趋腐败的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命运、人民苦难的关切。李白的诗歌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他在诗里较多地借助于浪漫而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理想。风格豪放而飘逸,语言热烈奔放而又清新自然。他的优秀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许多著名诗人都从李白的诗歌中吸取营养,丰富了自己的诗词内容。在诗歌史上,李白被称为“诗仙”。 写作背景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希望。李白初到长安,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仅住了三年,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想从此完全破灭。 李白离开长安后,到达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同游梁、宋故地,此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李白政治上的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