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的水势 1.土壤可用水分 根系能否吸水取决于根系溶液水势与土壤溶液水势之差值,只要土壤溶液水势高于根系溶液水势,植物根系就能吸水。土壤溶液浓度提高,会降低土壤溶液水势。因此在盐碱土中栽培植物,往往因根系吸收水分困难而不能正常出苗和生长。 2.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直接影响根系的生理活动和根系的生长,所以对根系吸水影响很大。土壤温度过低,根系吸水能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低温使根系代谢减弱,低温使水分和原生质的粘滞性增加,因而影响了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温度过高,酶易钝化,根系代谢失调,对水分的吸收也不利。 3.土壤通气状况 根系通气良好,代谢活动正常,吸水旺盛。通气不良,若短期处于缺氧和高CO2的环境中,也会使细胞呼吸减弱,影响主动吸水。若长时间缺氧,导致植物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和积累较多的酒精,使根系中毒,以至吸水能力减弱。植物受涝而表现缺水症状,就是这个原因。 植物吸收的水分0.15%—0.2%用于组成植物体,其余大约99.8%以上的水分,则通过蒸腾作用而散失。 植物通过地上部分的组织(主要是叶)以水蒸气状态散失水分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基本上是蒸发作用,但受植物结构和气孔行为的调节 (一)蒸腾作用的意义 1.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 2.蒸腾流作为盐类和其他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载体。 3.降低植物体和叶面温度,使植物免受灼伤。 (二)蒸腾作用的指标和部位 1.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t内,单位叶面积上散失水分的量。以g/(m2.h)表示。 2.蒸腾比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积累干物质与蒸腾失水量的比值。蒸腾失水1kg时所形成的干物质的克数。 g/kg 3.蒸腾系数:形成1g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 整体蒸腾:幼小植株全部表面都能蒸腾。 皮孔蒸腾(lenticular transpiration):通过皮孔蒸腾,约占全部蒸腾的0.1%。 叶片蒸腾:包括角质蒸腾(cuticular transpiration),约占5%;气孔蒸腾(stomatal transpiration ),约占95%。 (三)气孔蒸腾和气孔运动 气孔蒸腾—水分通过叶表面的气孔向外蒸腾。 气孔蒸腾要比等面积的自由水面的蒸发量快50倍之多。这可以用小孔定律来解释。 气孔按照一定的规律开张和关闭,并且通过保卫细胞来调节。 A. 保卫细胞的细胞壁厚度不同 B. 纤维素微纤丝排列方式 马铃薯表皮气孔 双子叶植物气孔:肾形,内壁厚、外壁薄 从气孔向外扇形辐射排列 单子叶植物气孔: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 从气孔中心向两端径向辐射 1.内部因子:气孔和气孔下腔结构。 2.外部因子:光照、大气湿度、温度等等。 (一)水分运输的途径: 下:根压 (较小,一般为0.2Mpa,当蒸腾速率升高时,根压会更小,根压不能使水分在高大的桥木中向上运输) 上:蒸腾拉力使水柱向上移动,水柱的另一端受到向下的重力,方向相反,故水柱受到张力。木质部张力为0.5-3Mpa。相同分子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量,称内聚力。植物细胞中水分子内聚力达20Mpa,远远大于张力,故可使水柱不断。 蒸腾拉力-内聚力-张力学说:爱尔兰人H.H. dixon迪克松 蒸腾拉力 内聚力 张力学说 * 第一节 植物的水分生理 一、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扩散 (二)、集流 (三)、渗透作用 是一种自发过程,是由于分子的随机热运动所造成的,物质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移动的现象。--细胞间水分的迁移(短距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分子 水通道 类脂 水分跨膜移动途径示意图 水孔蛋白(aquaporins,AQPS) 植物体内主要存在三种类型水孔蛋白: 1. 质膜水孔蛋白(PIP)。 2. 液泡膜水孔蛋白(TIP)。 3. 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 是指大量分子在压力梯度作用下集体移动。 是水分长距离运输的重要方式--导管 根压和蒸腾拉力 蔗糖溶液 水 经过一段时间 压力(水势) 半透膜 液面上升 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质膜、液泡膜接近于半透膜,同细胞质和胞外环境组成了渗透系统。 质壁分离(plasmolysis)和质壁分离复原(deplasmolysis)现象就可证明植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