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宣贯-方案设计
主要风险因素: (1)视距不足。在视距通视三角区范围内,驾驶人视线被房屋、山体、树木或其他障碍物遮挡,无法看到交叉点和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易发生车辆对撞或碰撞行人等事故。 (2)线形不良。交叉口位于小半径弯道路段、交叉口位于陡坡或陡坡底部、相交道路以较大的纵坡与主线交叉等,主线驾驶人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现交叉口的存在,也不能观察到相交道路的车辆情况。 (3)路权不明; (4)交通运行无序。 4.4 平面交叉路口 第4章 4.4 平面交叉路口 第4章 处置措施 (1)转角通视三角区内存在树木、房屋、土丘、山体及广告牌等,遮挡视距时,可采用清、移、疏、防四个原则进行改善。 4.4 平面交叉路口 第4章 处置措施 (2)有条件时,宜结合养护计划,调整平面交叉及相邻路段线形。 4.4 平面交叉路口 第4章 处置措施 (3)明确路权。明确并合理分配路权是解决交通冲突的关键措施。 4.4 平面交叉路口 第4章 处置措施 (4)完善渠化设施,完善标志标线。通过标志、标线、交通岛明确交叉口路权、规范行车轨迹、分离交通冲突点、进行必要的警示和提醒等。 05 如何提高路侧安全水平? 4.5.1 提供良好的线形诱导 小半径曲线外侧设置反光轮廓标或线形诱导标。 4.5 宽容路侧处理 第4章 4.5.2 提供车辆偏离车道的提醒和警告 在驾驶人容易疲劳驾驶,发生车辆偏离行车道事故的路段,有条件时,可设置提醒驾驶人注意行车道边缘的设施,通过车辆驶过时产生的振动或其他方式来提醒驾驶人。 4.5 宽容路侧处理 第4章 4.5.3 提供路侧净区 路侧净区是从行车道边缘开始,车辆驶出路外后能够安全驶回车道的一个宽度范围。在有条件路段,应尽量提供路侧净区。 4.5 宽容路侧处理 第4章 4.5.4 路侧障碍物的处理 当路侧净区内存在障碍物时,可以视具体情况,参考以下优先顺序采取对策: (1)移除。 (2)进行结构安全化设计。例如可以对路边排水沟进行新的结构设计,使车辆可以安全穿越等。 (3)移位。障碍物无法移除,但可将其移至距离车行道更远的位置,或移至碰撞可能性几率低的位置,如弯道内侧等。 (4)采用解体消能结构。降低车辆与其碰撞的严重程度。 (5)防护。 (6)进行有效的标识。例如在路侧障碍物上粘贴反光膜、涂反光漆、设置立面标记等。 4.5 宽容路侧处理 第4章 4.5.5 边沟与路肩的处置 4.5 宽容路侧处理 第4章 4.5.5 边沟与路肩的处置 4.5 宽容路侧处理 第4章 06 如何增强夜间视认性? 4.7.4 夜间视认性增强 (1)标志版面、路面标线等选用反光材料,护栏立柱宜粘贴反光膜或在波形梁板上加装轮廓标,示警桩、示警墩宜粘贴反光膜。 4.7 其他 第4章 4.7.4 夜间视认性增强 (2)在隧道端墙、障碍物表面等设置反光的立面标记、实体标记。 4.7 其他 第4章 4.7.4 夜间视认性增强 (3)必要时,用突起路标与反光标线标示出道路轮廓。 (4)设置反光型线形诱导标和轮廓标。 4.7 其他 第4章 4.7.4 夜间视认性增强 (5)充分利用太阳能和LED技术,设置自发光设施。 4.7 其他 第4章 4.2.4 陡坡路段 示例4.2-7:陡坡路段,坡顶处视距不良,占道超车时,易与对向车辆相撞。 4.2 基本路段 第4章 4.2.5 连续下坡路段 主要风险因素:与陡坡路段类似,但由于下坡的长度较长,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且事故较严重。 4.2 基本路段 第4章 处置措施 (1)设置连续下坡告示牌警告标志,根据情况可以采用辅助标志标明连续下坡长度,或使用告示牌,说明“前方连续下坡 ××m,超速危险”。 (2)设置限速标志、禁止超车标志标线以及减速设施。 (3)在因制动失效灵造成事故频发的路段,可根据地形条件设置避险车道。 4.2.5 连续下坡路段 主要风险因素:与陡坡路段类似,但由于下坡的长度较长,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且事故较严重。 4.2 基本路段 第4章 处置措施 (4)可利用缓坡地势或山凹增设供检修车辆临时停靠的简易紧急停车带,连续上坡路段也可设置。 (5)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 4.2.5 连续下坡路段 示例4.2-8:连续下坡,路侧边坡较缓,部分路段视距受限。 4.2 基本路段 第4章 4.2.6 急弯陡坡路段 主要风险因素:除具有单个急弯和陡坡的风险因素外,还存在车速过快、视距不良等因素,易发生车辆侧翻、对撞或冲出路外事故。 4.2 基本路段 第4章 处置措施 (1)合成坡度合理; (2)在急弯前的直线路段设置限速标志,宜结合设置其他减速设施,逐步控制车速,使车辆能以较安全的车速通过小半径曲线。 (3)如果路侧较危险且事故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