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6纸浆的漂白《制浆技术》
学习任务 任务1 化学浆漂白工艺 任务2 机械浆漂白工艺 项目6 漂白 任务1 化学浆漂白工艺 单元一 概述 一、目的:达到特定的白度要求 要求:少降解、白度稳定,环保。 理解漂白是蒸煮的继续。 二、漂白基本原理 1、颜色:对特定光波的反射视觉结果。 2、白度:对457 nm蓝色光波的反射率,实为亮度。 3、白度单位:我国标准SBD白度仪,用%或称度; 美国标准用GE;北欧用SCAN。 4、漂白方法:分氧化漂白、还原漂白; 溶出木素式漂白、保留木素式漂白; 化学浆漂白、高得率浆漂白。 5、漂白符号表示法 6、漂白名词术语 有效氯、漂率、残氯、白度增值、漂损。 三、漂白方法的发展 1、高效;2、多段;3、环保:ECF→TCF。 单元二 化浆的次氯酸盐漂白 一、漂液的组成与性质 1、pH值 2、不稳定性: 遇酸、遇热分解 二、次氯酸盐的制备 过程相关因素通氯速度、温度、反应终点等。 三、H的漂白工艺 1、用氯量:视硬度和终点白度要求,4~10%。 2、pH值:开始﹥12,终点﹥8.5,否则损伤重。 3、温度:一般小于40℃。 4、浆浓度:有低、中、高浓,高浓时要注意混合和反应的均匀。 5、终点:时间判定、pH值判定、残氯判定。 四、漂白设备:漂白机、漂白塔。 五、基本性能:漂液自制,成本低,操作简单,白度增值有限度,漂损大,污染。 单元三、化浆的多段漂白 多段:合理组合,段数并非越多越好。 介绍CEH和CEHD。 一、氯化C的工艺 1、用量:占总的60~70%。 2、浓度;宜低浓,3~4 %。 3、pH值:1~3,自行达到。 4、温度:常温。 5、时间:1h左右。 二、E处理工艺 1、用量:~1 %。 2、温度:70~80℃。 3、浓度:一般中高浓10~18 %。 4、时间:约1h。 CE组合原理:氯化木素和生成的醌易溶在热碱中。 三、补充漂白: 1、H漂:比H单段漂的条件缓和很多,但纤维素也失去保护。 2、D漂工艺 ◆pH值:控制在酸性pH3~5; ◆温度:60~80℃; ◆用量:1~1.5%; ◆浓度:中高浓12~18%; ◆时间:3~4h。 D漂性能:对木素的选择性强,对碳水化合物损伤小,浆强度大,属不含元素氯的漂白。但酸性且漂液制备稍复杂。 3、P补充漂白工艺 ◆漂液组成:先溶解硫酸镁→与硅酸钠混合→与苛性钠混合→ 与双氧水混合→制成漂液。 各种成分的作用? 各种成分的加入量参P310。 ◆用量:0.2~0.4%。 ◆浓度:中高浓。 ◆温度:60~70℃。 ◆时间:2~3 h。 ◆漂后中和处理:送中和灌,加二氧化硫。 P漂性能:属木素保留式漂白,氧化能力弱,白度增值小,对 碳水化合物损伤小,白度稳定性好。 补注:1、以上三种方法能否作为单独漂白? 2、作为单独漂白时的工艺? 四、漂白设备 1、混合器 ◆浆氯混合器 ◆辊式混合器:用于一般的漂液和纸浆的均匀混合。 2、漂白塔 ◆升流塔 ◆降流塔 任务2 机械浆漂白工艺 单元四 高得率浆漂白 高得率浆不透明度高、松厚度和吸墨性能好,但强度低、 白度小是其要害。 为了保持高得率浆的基本特性,只能采用木素保留式的 漂白方法。 一、过氧化氢漂白:P漂 P漂工艺条件 H2O2:0.5~1.5% NaOH:0.5~1.5% Na2SiO3:5 pH:10~11 温度:60~70℃ 浓度:15~25 % 时间:2~3 h。 最后中和。 白度增值约12度。 二、还原漂白R:常用Na2S2O4 R漂工艺: pH值:4~6,如右图。 浓度:中低浓,高浓怕混入空气。 用量:1% 温度:50~60 ℃ 时间:约1 h。 预处理:同上。 白度增值:10度左右。 为取得更大白度增值, 可采用PR漂。 单元五 纸浆白度的稳定 一、纸浆返黄因素 1、返黄值PC值: PC值大表示返黄厉害。 2、返黄因素: 木素和半纤维素; 受到破坏的纤维素; 造纸添加物; 漂白方法:单段与多段; 漂白剂:氧化电势高易返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