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doc

广西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西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广西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参 赛 手 册 共青团广西大学委员会 2015年1月 目 录 一、背景资料 2 (一)什么是“挑战杯”竞赛? 2 (二)广西大学参与“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情况 4 二、竞赛规程 7 (一)第十四届“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7 (二)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 17 (三)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20 (四)关于认真做好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西大学选拔赛工作的通知 29 三、信息指南 37 (一)如何选题及组队 37 (二)如何开展研究 41 (三)如何撰写参赛论文与研究报告 42 (四)案例分析 43 (五)评审及答辩注意事项 64 四、附录 66 (一)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56 (二)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名单 75 (三)申报书样板 83 (四)历届获奖学生经验分享 99 (五)联系我们 107 一、背景资料 (一)“什么是“挑战杯”竞赛? “挑战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及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当届大赛承办高校所在地)共同主办。“挑战杯”竞赛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2014年全面升级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这两项竞赛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广大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科技盛会。自1989年在清华大学首次举办以来,共举办“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13届。26年来,“挑战杯”竞赛规模发展到包括全国所有重点高校在内1000多所内地高校,以及港澳台、新加坡的20多所高校,先后有200多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加了此项赛事,“挑战杯”竞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着增强。 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挑战杯”已经形成了国家、省、高校三级赛制,学校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工作载体,把创新教育纳入教育规划,使“挑战杯”竞赛成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 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摇篮。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在“挑战杯”竞赛中成长,获奖者中已经产生了两位长江学者,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70%的学生获奖后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近30%的学生出国深造。 引导高校学生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渠道。成果展示、技术转让、科技创业,让“挑战杯”竞赛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挑战杯”系列竞赛已经发展成为主办单位级别最高、涉及学科门类覆盖面最广、参赛高校和学生数最多、竞争最激烈的综合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是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在全国高校和广大青年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发挥了积极作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二)广西大学参与“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情况 我校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累计获得全国二等奖2件、累进创新银奖1件、三等奖15件;全区特等奖3件、一等奖20件、二等奖23件、三等奖38件。 广西大学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成绩一览表 时间 学院 姓名 指导老师 获奖作品名称与类别 获奖情况 第九届 电气学院 彭济湘 周艳韦 龙军 海涛 《80C196KC 单片机的励磁调节控制装置》(科技发明B) 全国三等奖 第九届 生科学院 李丹 武波 《从碱性土壤混合基因组文库筛选碱性蛋白酶基因的研究》(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全国三等奖 第十届 农学院 龙艳艳 韦继光 《根据形态和分子特性鉴定 的拟盘多毛孢属一新种》(自 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全国三等奖 第十届 电气学院 方柳 杭乃善 《一种具有谐波过滤功能的新型整流变压器》(科技发明B) 全国三等奖 第十届 轻工学院 白云霞 朱红祥 《超声微皂乳液阳离子纸张氟碳防油剂的制备》(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全国三等奖 第十届 商学院 胡泽黎 杨永德 《旅游地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全国三等奖 第十一届 生科学院 刁丹红 冯家勋 《曲霉DDH-7 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淀粉酶酶学特性的研究》(自然科学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