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选择题专项练习.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辩证法选择题专项练习

《生活与哲学》选择题专项练习 1、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2、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区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采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户增收。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链条表明 ①人们可以在初中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为联系是人的能动活动的产物,是主观的 ③人们建立人为联系的活动都 是有条件的 ④人为联系的本质在于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这体现了 A.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 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变世界的转变 D.系统优化的方法 4、图11、图12蕴涵的哲理有 ①图 11 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②图 12 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③图11、图12 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④图11、图12 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其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5、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6、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如图l所示,“五行”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 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这说明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8、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①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 ②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 ③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 ④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以上论述 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10.观察图8。图8蕴含的哲学寓意不包括: A.顺应发展趋势,转变思维方式? B.承认因果联系,增强科学预见 C.分清主流支流,辨别事物性质 D.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11、下列选项能体现图 10漫画寓意的有 ① 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② 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 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 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 B.

文档评论(0)

书是爱的奉献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