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池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池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

池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 简本 1 总?则 1.1规划范围 根据“创模考核指标”对考核范围的规定,将规划范围分为全市(城市市域内)、市辖区(市区)和建成区三个层次,其中全市范围包括(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考核面积8272km2,涉及考核指标17项;市辖区包括池阳、秋浦、杏花村、清风、清溪、江口、里山、马衙、墩上、梅龙、秋江,考核面积1046km2,涉及考核指标5项;建成区包括长江以南、池州九华河以西、铜九铁路和芜大高速公路以北,秋浦河以东的区域,考核面积36.93km2,涉及考核指标4项。1.2规划时限 1. 规划基准年:2012年; 2. 规划建设年:201年-2015年6月; 3. 规划达标年:2015年7月-2015年12月。 1.2 城市发展现状与趋势 2.1自然资源条件 1. 地理位置 池州市地处北纬29°33′~30°51′,东经116°33′~118°05′,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东与铜陵市、芜湖市毗邻,东南与黄山市交界,西南与江西省彭泽、鄱阳县接壤。. 水资源 池州市水资源丰富,市域内江河湖水面348.4km2,占总面积的4%。长江在池州市内全长145km,岸线长162km。境内河流水系均发源于九华山脉和黄山山脉,有三大水系十条河流,长江水系有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青通河、九华河;青弋江水系有清溪河、陵阳河、喇叭河;鄱阳湖水系有龙泉河。 池州境内湖泊多分布在屿垦区域,共有中型湖泊2 个,小型湖泊6 个。多年平均水面面积共144.14km2,总库容2.52 亿m3。全市兴建水库378 座,蓄水塘坝885 座,总蓄水量约8.28 亿m3。池州市水系图见附图4。 . 矿产资源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凹陷带和江南隆起带之间,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矿山众多。全市已发现的矿产有44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有32种,其中锰矿和方解石矿的资源储量居全省之首,石灰石、白云石资源储量大,煤矿资源储量位居皖南各市前列。 旅游资源 境内有佛教文化、民居式寺庙和绮丽的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国家区——牯牛降风景区——升金湖自然保护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4A景区——杏花村省级风景区——齐山-秋浦仙境、溶洞群、历山;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贵池;贵池傩戏、青阳腔、目连戏、文南词等人文景观极其珍贵。 2012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87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6%。旅游总收入288亿元,比上年增长41%。4A级以上景区9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安徽省星级农家乐142个,旅游乡镇22个。全市共有旅游星级饭店32家,旅行社78家,国家级导游1508人。 . 生物资源 池州地处亚热湿润气候,亚热带典型植物群落类型齐全,且生长发育良好,是常绿阔叶林向落叶林过渡地带,常绿树与落叶树混生,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还有一些栽培的亚热带经济林木。全市境内有高等种子植物153科676属1557种(含种及其以下等级,其中野生1430种,栽培127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有26种。池州是安徽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全省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境内有水生、陆生脊椎动物556种,占全省种类的88%,其中兽类83种,鸟类285种。两栖爬行类78种,鱼类11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占全省的77%。 2. 池州市城市性质:世界级旅游休闲目的地,皖江示范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池州市城市发展定位: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国际生态宜居城市;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建设特色鲜明的山水园林城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资源优势,建成现代化产业新城;充分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在池州市创模过程中,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实施“碧水”、“蓝天”、“宁静”、“绿地”和“洁净”等工程措施,可进一步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池州市旅游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建立“世界级旅游休闲目的地,皖江示范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2.3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2年,池州市全年生产总值41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2.2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04.2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151.1亿元,增长12.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1:49.6:35.3调整到14.9:48.9:36.2,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7.5%。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37362元/人,比上年增加3583元。人均生产总值达29471元,比上年增加3025元。池州市已列为皖江城市带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九华山机场建

文档评论(0)

ailuojue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