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处理中心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1
一、项目基本情况 1
二、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2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
第二章 项目对政策的符合性和建设的必要性 3
一、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发展规划和天津市的产业规划 3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第三章 市场分析 6
一、产品定位及竞争力分析 6
二、市场供需分析 6
三、市场前景分析 8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2
一、项目的选址位置和土地性质 12
二、地块的现状及建设条件 12
第五章 建筑方案 14
一、项目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14
二、总体规划 14
三、建筑平面布局及规模 15
四、建筑方案 16
五、技术指标 17
第六章 公用工程 18
一、编写依据 18
二、给排水系统 19
三、采暖、通风系统 22
四、电气系统 25
第七章 节能专篇 30
一、编制依据 30
二、节能措施 30
三、节能管理 33
第八章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5
一、编制依据 35
二、选址环境条件 35
三、环境影响分析 36
四、环境保护方案 37
五、环境影响评价 39
第九章 消防工程 40
一、编制依据 40
二、项目的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40
三、总图防火 40
四、建筑防火 40
五、消防给水 41
六、空调通风消防 42
七、电气消防 43
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 44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5
一、投资估算依据 45
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45
三、总投资估算 46
四、资金筹措 46
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 47
一、评价依据和数据来源 47
二、基础数据和参数选取 47
三、财务预测 48
四、财务分析 50
五、评估结论 54
第十三章 社会效益评价 55
一、概述 55
二、社会效益分析 55
三、评价结论 56
第十四章 结论 57
1. 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县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处理中心
1.1.2 建设单位及项目简介
××××县再生资源回收公司隶属××县供销社公司现有固定资产500万元,职工30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人。目前主要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农副产品、生产资料、建筑材料销售等业务。
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850万元,实现利润多68.5万元,上缴税金8.3万元,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一系列方针政策,走企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利用石嘴山市及××县再生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实施即治理了环境污染又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双赢战略。企业经过充分的市场、资源政策等调研,在××县建设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处理中心具备诸多的有利条件和优势:
××县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08个,其中专业公司2家(本公司即为其中1家)。收购网点52家,走街串户个体户46家,产业人员约500人。据不完全统计,××县每年收购废旧塑料2000吨;废旧钢铁8000吨;废旧有色金属300吨。石嘴山地区每年报废的汽车轮胎约15万条,具有发展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处理的资源基础条件。
本项目拟选址位于××县工业园区大平公路两侧荒地。××县工业园区属规划的工业建设项目园区。园区内供水、供电设施齐全,园区内道路建设已完成。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建设条件。
本项目FCS废旧轮胎常温法精细胶粉成套生产线均从国内采购,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及设备。项目建设资金计划争取自治区补助资金、银行贷款、企业自筹和职工入股解决。
本项目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法》国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建设项目。
1.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3.1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21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经济、循环经济时代。世界各国正把“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及生产、消费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很少产生废弃物,它要求以废旧物资 “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我国的经济发展大部还停留在“资源大进,终端产品大出”的开放式发展模式上,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中国的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消耗,与此同时许多原生资源对进口依赖度不断增强。在全球范围内资源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的背景下,资源性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