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周公庙龟甲卜辞及其相关问题
试论周公庙龟甲卜辞及其相关问题
董珊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2003年12月14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在陕西岐山县周公庙遗址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刻辞龟甲。后经缀合,乃是两大片龟甲,上面刻有四条卜辞。2004年初,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召开了“周公庙甲骨座谈会”,与会学者意见的综述,可参看孙庆伟先生的《“周公庙新出甲骨座谈会”纪要》。
本文尝试对这四条卜辞作些解释,并附论一些相关问题。全文分为七个部分:前四个部分解释各条卜辞及相关材料;第五部分专论周人卜辞的“囟”字;第六部分从文献学角度来讨论周公庙遗址和墓葬的性质,第七部分是有关卜甲年代和卜辞月相名称的解释。
这两片龟甲,都是改制背甲。片大而字少的一块为1号,其上的两条卜辞分别现存8字、9字,共17字;片稍小而字多的一块为2号,两条卜辞各存23字、16字,共39字。在目前已知周人甲骨刻辞中,2号卜甲的字数最多。我们就先从2号卜甲的两条卜辞谈起。
一、2-1卜辞
2号龟甲右侧的一条卜辞最长,该辞有两行,每行的顶端均缺字。可释写为:
……五月死霸壬午,衍(延)祭(仆)、繁事(使)。缶(繇):者(诸)
……来。氒(厥)至,王囟(使)克逸于宵(庙)。
第一行“五”字位于龟甲齿纹断处,据残划应是“五”字。第二行“来”字上亦为齿缝之折,上面应该残去一、两个字。
“”字原从“才”、“食”、“丮”。所谓“食”旁的“亼”下所从,上面像“止”旁,下面有些像是属于“丮”旁的“夊”形,类似写法在同时代文字中很罕见,有可能就是刻划草率的“食”旁。但无论怎样理解所谓“食”旁,该字应从“才”声,相当于甲骨金文之“”字,这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说文·丮部》“,设饪也,从丮、食,才声,读若载”。“死霸”读“哉死魄”,是首次出现的月相名。有关这个月相的问题,另见后文讨论。
“衍”,该字跟裘锡圭先生所曾考释殷墟甲骨文“衍”字的一种写法相同。西周仲爯簋铭末云:“用飨王逆衍”(《殷周金文集成》03747,以下凡引用此书铜器铭文著录简称“《集成》”,或者只注出该书的五位编号),裘先生曾说:
对于仲爯簋“用飨王逆衍”,由于夨作丁公簋等器的“用飨王逆”等相关语句尚未得到理解,目前也难以作出确解。这里姑且提出一个不成熟的意见。“衍”、“延”古通(参看《古字通假会典》177页),“逆衍”也许应该读为“逆延”。“延”字古训“引”(《吕氏春秋·重言》“延之而上”高注:“延,引也。”),训“进”(《仪礼·觐礼》“摈者延之曰升”郑注:“延,进也。”)。“逆延”也许指王派来迎逆延请臣下的使者。伯宓父鼎说“用飨王逆复事人”(《金文总集》1022),叔父卣说“用飨乃辟軝侯逆复出内事人”(同上5508),这是我们把仲爯簋“逆衍”理解为王的一种使者的根据。
据上引裘先生所说来看,周公庙龟甲卜辞的“衍”亦可读为“延”,在此用为动词,训为“引”或“进”。
“祭”,字从“又”、“肉”,是殷墟甲骨文“祭”字常见的一种写法。
“”,字从“屵”、“人”、“”、“?”。“”上所从的“?”旁位于龟甲盾沟处,刻划较浅,但据照片尚可辨认“?”旁。西周幾父壺“僕”字“”上所从有“?”跟“丵”两类写法:
幾父壺,《集成》09721、09722
周公庙卜辞“僕”字所从为前一类。“”所从之“屵”旁上面的笔画不够清晰,跟下面两个晚商金文“”字相比较,就基本能肯定是从“屵”旁:
《集成》08592 同上,09406
“屵”旁是自甲骨文“璞周”之“璞”字表示“山”形的部分演变来的:
《甲骨文编》691页
在周原甲骨H11:36也有个从“屵”旁的字,其下所从“言”形,可跟西周金文令鼎“”字所从“?”旁已变为“言”形比较:
周原甲骨H11:36 令鼎,《集成》02803
周原甲骨H11:36的这个字也有可能是“”字之省。这也能佐证周公庙卜辞“”字当从“屵”旁。
“”从“仆”声,“祭”读为“祭仆”,职官名,《周礼·夏官司马》“大仆”属官有祭仆,与小臣、御仆同官府。大仆职云:“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掌诸侯之复逆。”小臣职:“掌三公及孤卿之复逆”,御仆职:“掌群吏之逆,及庶民之复,与其吊劳”,这些职官都掌管与王有关的出入复逆,其不同在于分别针对诸侯、群臣、庶民。祭仆职云:
掌受命于王,以视祭祀,而警戒祭祀有司,纠百官之戒具。既祭,帅群有司而反命;以王命劳之,诛其不敬者。大丧,复于小庙。凡祭祀,王之所不与,则赐之禽,都家亦如之。凡祭祀致福者,展而受之。
可见,祭仆是职掌在祭祀时的出入复逆。
“繁事(使)”,“繁”为方国名。西周穆王世铜器班簋铭文(《集成》04341)记载,周王令毛伯伐东国时“秉繁、蜀、巢令”,这三个方国,周原甲骨中已见“蜀”(H11:97、H11:68“伐蜀”)与“巢”(H11:110“征巢”)。“繁”亦见于师虎簋铭“啻官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