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促进我国“三林”地区转型发展.docVIP

加快促进我国“三林”地区转型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快促进我国“三林”地区转型发展.doc

加快促进我国“三林”地区转型发展   大兴安岭地区是全国典型的国有林区。在林区全面停止商品性森林采伐后,积极破除多重障碍和困难,加快推进林业、林区、林工(简称“三林”)转型发展,压力前所未有。为此,需要从国家层面,着眼提高大兴安岭地区国家生态安全以及固边稳边双重特殊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多项政策支持,通过“输血”的方式确保林区民生改善及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要加快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地区发展运行效率;围绕生态资源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扩大对俄开放合作,积极吸引经济要素,通过“造血”的方式确保林业形成新优势、林区再造新面貌和林工加快实现小康致富。   一、大兴安岭“三林”基本现状   (一)森林及林下资源富集   在森林资源方面,有林地面积683.7万公顷,占黑龙江全省的33%,活立木总蓄积5.6亿立方米,占黑龙江全省的31%,森林覆盖率81.86%,年森林自然生长量1100万立方米。在林下资源方面,拥有各类野生植物资源966种,有蓝莓、红豆等野生浆果,偃松塔、榛子等野生坚果,五味子、黄芪等野生药材,蕨菜、老山芹等山野菜,富集区总面积达到52.2万公顷,总储量8.7万吨。   (二)交融共管的特殊体制   黑龙江省林业体制比较特殊,国有重点林区产权为国务院所有,分别由黑龙江森工业总局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管辖;国有地方林业产权为省政府所有,由省林业厅代管;还有部分集体林和个体林,从国家林业局的角度俗称“三国四方”。其中,大兴安岭地区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两省区的地权、黑龙江省的政府、中央的企业”。行政区跨黑龙江和内蒙古两省区,所辖加格达奇和松岭两区属内蒙古版图;行署为黑龙江省派出机构,林业集团公司是国家林业局直属企业,目前仍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2000年天保工程正式实施后,国家对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投资按照国家林业局直属单位对待,取消省级20%配套资金,全额由国家财政承担,这一管理体制沿用至今。   (三)林业职工人口规模大、收入低   2014年末,全区有林业在岗职工58162人,全部为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职工,占全区在岗职工的67.5%,其中国有职工57931人,混岗职工231人;林业职工中“40、50后”人员19554人,占林业在岗职工人数的34%。2014年全区林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3892元,要比黑龙江省在岗职工年均工资低18808元。   (四)林区经济下行压力大   2015年上半年,在林下经济、生态旅游业等特色产业有力带动下,大兴安岭地区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1.6亿元,增长4.3%,但低于全国7%的增速2.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5.1%的增速0.8个百分点。受全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林区全面停伐的持续影响,林区2015年全年经济形势不乐观,尤其是工业、财政、投资三大领域下滑态势明显。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转岗职工安置困难,家庭生计问题日益凸显   全面停伐后,林业采伐、运输、贮木、检验、销售、加工等一整条产业链全部停产,全区林业在岗职工中直接生产人员13304人需转岗分流安置,其中“4050”以上人员占41.5%,中专及以下学历占75.8%,有过万人由于年龄大、学历低、工作技能单一等因素再就业十分困难,而且林业职工中大部分是一人就业供养全家,生计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解决。   (二)社会保障压力大,经费单位运转难以为继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集团承担着大量的政府职能和社会职能,每年承担的政府、公检法、教育、卫生等办公经费及供水、环卫、消防等社会性支出达17.1亿元,由于国家天保工程补助标准偏低,必须靠企业利润来维持运转,另外国家在天保资金中只安排了义务教育的补助,其他职业学院、实验中学、教育进修学院、技师学院等均需由企业利润来供养。全面停伐后,林区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将失去来源和保障,职工社保费用面临严峻的欠缴形势。   (三)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经济转型动力不足   大兴安岭林区地处偏远、气候恶劣、交通不便、人才匮乏,招商引资难度大,产业项目落地少,经济转型压力和困难大。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林区进入传统产业迅速退出、新兴产业尚未成型的产业断档期。因停伐原料不足,全区木材加工企业中大面积停产或半停产。以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绿色矿业为主导的接续产业由于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   (四)林区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基本无力配套   由于投入先天不足,基础设施整体落后。目前,林区“三供两治”设施仅限于县区局址,乡镇、林场均为空白,全区集中供水普及率73%,供气普及率75%,污水处理率47%,分别低于黑龙江省21.4、8.4、10.7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为零。林道网密度仅1.68米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