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市语文高考主观题考试内容及能力要求
主观题
答题要求 题目类型 高考考点 议论类
鉴赏的角度明确;能结合原文(诗)进行赏析;分析表达效果 1、鉴赏类 3、鉴赏、评价的能力(1) 整体感知、理解文章,从内容(思想性)、形式上(艺术性)评价。 2、评价类(评价类重在对原文内容、形式理解和分析,5评论类,重在对现象的议论) 3、鉴赏、评价的能力。(2) 运用相似或相反联想为文中观点找到其他例证来展开分析、论证。 3、为观点例证;
用找到的例证论证、或反驳文章观点 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和主旨;用事例论证观点 谈文章对你的启示、启发,你自己的感受、体验 4、感悟类(读后感) 以文章观点为联想点联想、感悟能力 从以下一个或几个角度展开评论:透过现象看本质,推究产生现象的原因;
预测事物发展的严重后果,提出建议。 5、对现象的评论 深刻性、思辨性
措施具体,分条陈述;建议合理,切实可行;建议富有创意。 6、建议类 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描写类
描写生动、形象、传神;以描写对象为联想点进行合理联想想象 1、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2、景物描写3、场景描写 说明类 介绍要简洁、全面;言之有序。 1、介绍说明人物2、介绍说明报纸、节目等事物3、说明动植物
上海市语文高考主观题总攻略
议论类
一、鉴赏类
(一)任选一个(或几个)角度,鉴赏全文(全诗)
例一,2002年秋考18题: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3分)
解析:角度可以是诗歌塑造的形象、线索、对比、含蓄、以实寓虚、情景交融,语言风格等。
答案:
这首词以“听雨”作为线索贯穿全诗,通过作者三个阶段听雨的不同心情和感触表达出对人事悲欢离合的感悟,风雨等自然景物是无情的,而人遭受世事后对同样的景物的感触是不同的。
结构安排独具匠心,按照时间顺序将人生三个阶段听雨的感情依次写下来,给人以层次清晰,读来层层递进,时间过度上使人很自然地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
例二:就诗歌中划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一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5分)(80字左右)
解析:这个句子情景交融,写出了眼前赤壁鸥鸟栖集、寒烟弥漫、杂草丛生的荒凉景色。融入诗人伤感——叱咤风云和泛舟吟赋的人都早已不在,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深感孤寂、怅惘。
答案:
划线句看似描景,实则寄寓了对世事兴替的感慨,该句描绘了今日赤壁的荒凉萧索,联想当年周郎的风流与苏子的慨叹,顿有物是人非之感,眼中“满”的是烟芜,心中“满”的是惆怅,是谓情景交融。
本句是典型的借景抒情,假“史”曹操兵败赤壁,苏轼两游赤壁和眼前只剩下荒凉一片“荒矶”、“鸥鸟”、“烟芜”来抒发自己满腔热情却仕途不得志、报国无门的感慨和不平。 咏史抒怀,将荒芜、苍茫之景与凄凉的心境融合。借景抒情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限定鉴赏角度,鉴赏全文(全诗)或某个段落
例一,2005年春考第23题:本文第二自然段文质兼美,请就其语言特点,举出一例进行赏析。(3分)
解析:“请就其语言特点”限定必须从语言特点上选择角度,如修辞手法丰富;句式散整结合,节奏铿锵,读来琅琅上口;含蓄蕴藉,意境悠远等角度,再选一例分析表达效果。
叠词的表达效果: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性质、状态;琅琅上口,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
例如,《冷泉亭记》中“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薰薰
例二,2003年秋考第20题,这首诗的颈联(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出其中的两点。(2分)
答案:色彩(红、白);声音(画角);动态(催、起) 三点中任选两点。
(三)炼字(炼句)
炼动词,多从描绘(所描绘主体,如梅、瀑布)状态入手;炼名词多从意境角度入手。
分析时要分析所炼的字在诗词中的含义(描绘出了什么状态或营造出了什么意境),
以及这个字的表达效果(联系诗词的主旨来谈)。
例三,2002年秋考22题:乙文中,“随园担粪者”在农历十月中报告主人,梅树“有一身花矣”,作者将这句话加工成“霜高梅孕一身花”。仔细品味这一诗句中的“霜”、“孕”两字的妙处。
解析: “梅”是诗句中描写的主体,“霜”是“梅”的环境,“孕”是“梅”的状态。
点评:失分考生大多是离开诗句的意境来理解“霜”、“孕”二字的妙用。忽略了“霜高”与“梅孕”的关系,却以“一身花”去理解为满树梅花盛开。
答案:
“霜”点出梅树“孕”花的季节、环境;“孕”暗指梅树含苞待放。考生中有创意的答案如:
梅花是寒冷的季节盛开的,“霜”字点明了当时寒冷的气温,为下面“孕”字提供了条件,“孕”正表明了当时梅花含苞欲放,体现了人性化的意境。
这两字用的妙,农历十月已是秋末,寒气将至,诗人一个“霜”字将这一特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