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现存侗族大歌调查报告
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
现存侗族大歌调查报告
姓名: 万秋红
学号:092019010029
学校: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学院年级专业:音乐学院 09级 民族民间音乐
时间:2011.11.28——2011.12.1
地点: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
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现存侗族大歌调查报告
小黄村侗族大歌生存环境(由黄瑶瑶、万秋红调查书写)
小黄概况:位于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距县城25公里,区域面积16.53平方公里。属山区地形。十年并乡,包括自然村寨800户,4个自然村寨(归修,高额,占先,刷亚)组成。共有20个村民小组,约3800人。村内姓氏有吴,潘,贾,陈,蒋,刘,梁,石,廖,谢等姓氏居住。全是侗族。其中小黄,新黔,高黄三个寨子紧密相连,是小黄的中心,其四个村寨分别由三个寨子分出人口而组成。这四个寨子都为小黄中心环山而落。
小黄历史:村民的祖先从江西等地迁徙而来,首先落寨的是吴姓,后来有潘姓的加入。1953年设小黄乡,1961年成立小黄公社,属丙梅区,1984改为公社为乡镇,改名为小黄乡。2000年撤区并乡成为行政村隶属高增乡,2004年三个行政村合并为小黄村。
小黄生产状况:小黄当地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水稻种植为主),旱地种植为辅。村民间互帮互助的劳作方式,群集式劳作,自给自足。约%20~%40的年轻人会外出打工。但距村往东3公里左右有个县招商投资的猛矿,大部分村民农闲时回去做工,村民多数收入来源于矿工的工作,村民每月个人收入为5000~6000元,村民年进200万元。
小黄建设与交通:小黄到县城有公共汽车进往,村民有摩托车为交通工具,交通方便。1984年建造了小黄广场的鼓楼,村里每家房屋的构造都大致相同,木质楼房,以砖瓦盖顶,鼓楼刻有花草神像,图案精致,别具风味,很有侗家特点。这些特点都是祖先所传习的文化与精神。
小黄教育与心声:小黄村的正规学校教育目前只有一所小学,(小黄小学)。学校建于1950年,已有57历史,2001年得到香港佛教联合会捐款重新修建新校舍,村里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36。学校设施较齐全,师资齐全。小黄的村民现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他们很想把木楼房改为砖平房,因为木质楼经常发生火灾,也想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但由于对小黄侗歌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只能不改原貌,为外来欣赏侗歌的游客展示最美的小黄。
关于侗族大歌(由黄艺、宋安东调查书写)
侗族大歌是一种在我国侗族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歌曲的总称,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通过独特的传承方式——歌唱来传承,因此侗族大歌不仅仅意味着“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还是一个长期处于无字社会的民族对自己社会文化与生活的经验总结,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观念。小黄是传说中侗歌的发源地,是侗族大歌原生态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方之一。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小黄大歌不断被介绍到国内外,并引起世界的关注。
侗族大歌有多声部的奇妙组合,作为一种民间音乐,以其和声的完美协调、格调的柔和委婉、旋律的曲雅优美著称于世。歌队由一人领唱,然后合唱,时而高亢宽广,时而低沉悠扬,不时听到鸟叫蝉鸣、江河奔流、山谷回响的声音,把听众带入到如诗如画的大自然中。
小黄人从小就接受大歌的训练,训练有素的歌班是一个有高度默契的唱歌团体,领唱者一经起调,应合者自然跟入,丝丝入扣,天衣无缝,旋律自由即兴,和声准确而随意,听起来犹如天籁。
“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保存的优秀古代文化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侗族大歌的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方面举世罕见。因此2009年侗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黄村是“侗歌之乡”,对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黄村民心中,侗族不离歌,唱歌就像吃饭一样重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必须拥有的。随时随地都都可以唱,吃饭喝酒要唱,田间劳动要唱,开心时候要唱,不开心更要唱,出口成歌,并不用演习排练,有了歌声,心情会更好。人们视唱歌为表达自己心情的方式。侗族儿童幼时被父母抱在怀里的时候,早已听了成百上千的侗歌,还未学会说话早已学会了唱歌,所以父母是侗族儿童最好的侗歌启蒙老师。
小黄现状的阐述及调查数据的统计
歌手调查(由刘纯、任明霞调查书写)
●姓名:潘刷寅花
性别:女
籍贯:贵州省
年龄:67
职业:歌师
文化程度:无文化
通讯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小黄村
婚姻状况:已婚
家庭情况:总共五口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已婚,丈夫在四十岁就以过逝。现在一个人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职数学-三角函数教案(中职教学).docx VIP
- 西南科技大学教室使用管理办法教程.PDF VIP
- 约克YK离心式冷水机组运行记录表.xls VIP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课件.ppt VIP
- 黑科大办字〔2021〕29号-关于印发《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室使用与管理办法》的通知.doc VIP
- 2.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2024).pptx VIP
- 英语八大时态总结表.docx VIP
- 冷却塔运行记录表.xls VIP
- 2025年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公开招聘22名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