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节汉字形体的演变.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节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形体的演变 一、汉字形体演变的几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 二、汉字形体演变的三个问题 形体 指 构形--形体结构所反映的造字意图 笔道形态--笔画形态 书写体势--运笔规则 三方面的综合。三者的变化是相关的。 一、汉字形体演变的几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 甲骨文 金文 战国文字 小篆 隶书 楷书 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卜辞、殷虚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锲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主要出现在商代后期二百多年间。(周代有甲骨文,但很少。) 商代的主要书写工具是毛笔。但用毛笔写的保存下来的很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不易腐朽,所以保存下来的较多。 甲骨文特点 1.象形、象意字多。形声字占百分之二十。 2.字无定格,异构字多。 3.存在不少异字同形现象。 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是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两周盛行在铜器上铸文,两周的古文字留传下来的,也以金文为最多。所以,论两周的古文字,当然以金文为代表;研究金文,也多研究两周的金文。 散氏盘 金文特点 1. 象形性弱化,符号性增强 2. 趋向定型化,但异体依然不少。 3. 形声字增加。 4. 注重字形美化。 大盂鼎 战国文字(六国文字) 战国文字的品类很多:金文、石刻文字、玺印文字、货币文字、陶文、简帛文字 秦国文字继承春秋、西周的文字传统;东方六国文字变化大。 商代政治统一,文字使用地区集中;西周政治统一,所发现铜器大多数为周王朝贵族;所以这两个时期文字形体比较统一(甲骨文异构,属于事物出现早期的不稳定)。东周铜器属于各诸侯国,开始时沿袭西周,后来形成各自的特色。这是一个西周到战国的中间时期。战国时期有几个原因促使文字变化:诸侯各自为政,文字应用多,使用者由贵族扩散到民间。 战国文字特点: 1.形体歧异多。 2.俗体使用广泛。 小篆 秦统一中国之后颁行的标准字体;是根据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最多地保留西周文字传统)稍作整改;主要保存在《说文》中。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与不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是也。” 小篆特点 “书同文”。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1.结构定型,固定了偏旁部首的位置和写法。 2.符号化(表意抽象化,笔画线条化,书写规整化) 3.构形系统性加强(基本构件、组合模式、组合层次三要素) 峄山刻石 隶书 隶书历史上也称佐书、史书、八分,是以点、横、掠、波磔等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使之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 隶书有秦隶、汉隶。一般指汉隶。汉隶由秦隶发展,秦隶是秦系文字的发展。汉隶又叫“八分”。 隶书是由秦系文字中的俗体文字发展起来的。 隶书就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进入今文字阶段,古文字的象形性被丢掉了,很多字形上无法直接看出其构造意图。 汉隶特点 1.用方折、平直的笔法改变篆书圆转的笔道。 2.用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 3.书法上有挑法、波势、和波磔。 史晨碑 公元169年 今存放于曲阜孔庙 楷书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它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楷书是由隶书经过长期演变慢慢悦化出来的,在它成为一种新字体的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或多或少地带有隶书的意味,所以楷书在历史上也被称为“隶书”和“今隶”。 楷书特点 1.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 2.点画形态丰富 柳公权 玄秘塔碑 汉字形体演变的三个问题 隶变 讹变 字形的趋繁与趋简 汉字形体演变的三个问题 隶变 所谓隶变,是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是汉字由古文字演变为今文字的一次质的飞跃。隶变抛弃象形特征,用笔势代替笔意(用书写符号代替描绘符号),失去构形理据。 隶变实现文字的符号化;实现符号的简单化,便于书写;奠定了实用汉字的基本形体。 隶变改变古文字形体为今文字的几种手段(“手段”是后人总结的,不是事先定好的) 隶变 1.用一个新的构件取代篆书中的不同构件(粘合和混同)。 2.将篆书中的同一构件形态分异成不同的构件形态。(分化) 3.省变篆书繁复的结构和笔画(省略与改变) 4.偏旁变形 5.别构一体 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的作用 隶变使汉字形体彻底摆脱了古汉字象形、象意的桎梏,冲破了篆书线条结构的严密裹刺的纠缠,由“描绘”符号一变而为“书写”符号,面目焕然一新、简洁明快,能更好地适应毛笔的性能,便于书写,大大提高了汉字作为汉语工具的功效。 直到今天,两千我年过去了,实用中的汉字形体(指文字构形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