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之心.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湖之心

盐湖之心引自:陈宜强 晓 青 《博物》 2004年第04期 盐湖之心 这块第一代盐湖科考家带回来的石盐晶体在我手中熠熠发光,我想到“盐湖之心”这个名字为它命名,轻轻一舔咸且涩。 它出生在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的中心,这里的蒸发远远超过美国大盐湖和中东死海,成为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之一。这里是给世界带来味道的闪亮晶体——盐的诞生地,这里是中国最大的钾镁盐湖察尔汗。 鱼眼看盐湖 水面宽阔的察尔汗盐湖湾在鱼眼镜头中呈现着它的博大、粗犷,岸边的“沙滩”完全都是盐的结晶。 Ⅰ.谁遗落的宝物? 不知道这片面积巨大的盐湖如果早被发现并轻松利用,历史是否会有改变?盐湖专家一般把每升水中含盐量高于50克的湖泊称为盐湖。在察尔汗湖中,地质学家发现的食盐储量是426.2亿吨!这个数字相当于可供全球人类食用2000年!名字取自于蒙古语“盐泽”的柴达木盆地一直因矿产丰富被称为“聚宝盆”,而其中最大的湖泊察尔汗盐湖就是这聚宝盆闪亮的盆底了。 相传在神农氏时代,居住在中国山东半岛的人们就学会了煮海为盐。世界各地的人们似乎从诞生起就一直追求着这种给生活增加咸味的白色六面形晶体矿物,五千年前的埃及法老棺椁中竟然也发现了盐的足迹——用盐腌制的鱼和禽类。这种惟一可以食用并与生命直接相关的矿石从一开始就是备受争宠的对象,它曾代表特权、曾带来战争,就连英文的“薪水”一词也来自于拉丁文的“买盐钱”。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盐,海水、湖水、盐井、盐矿都是获得这种生命不可或缺调料的好地方。今天踏上的察尔汗就是其中的盐湖,这里说的盐,已不仅局限于食用的盐,而是多种盐类化合物。 8000万年前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多次走进察尔汗盐湖区深处的中国地质科学院郑绵平院士告诉我,是地球的构造运动造就了高原上密集的湖泊。柴达木盆地在地球的造山运动中与世隔绝,高大的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在四周高高突起,新生的青藏高原不断上升,阻挡了来自印度洋、大西洋的湿润气流,高原内部气候日趋干旱,在察尔汗地区甚至达到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3550毫米!古洋面逐渐干涸,正像一个巨大的天然晒盐场一样,这里的很多湖泊都成为咸水湖,有的湖中的盐类渐渐结晶而出,干涸成比石头还硬的干盐壳。 在海拔2670米的强紫外线辐射下,伴着干燥的微风飘来咸涩滋味,我的镜头对准了这片察尔汗盐湖区最大的有水湖泊——达布逊,饱含多种元素的卤水在阳光下的颜色变幻莫测,湖面像一块镶嵌在白宝石底子上的玉。在镜面一般的达布逊湖周围,可以看到像项圈一样一圈圈的银色盐带,这是由于溶于盐湖水中的不同盐类的溶解度不同,从而呈现出一定的沉淀规律。镜中的水在亿万年前曾与外面的大洋直接相连,曾经繁忙热闹。 而今原本热闹的古海洋蜕变为只能生存卤虫、螺旋藻等嗜盐生物的咸湖,有的湖中甚至连卤虫都没有,湖岸上没有草、树,甚至最耐旱的骆驼刺也难以生长。不断的蒸发加上断裂带赋予的盐类沉积物让湖水越来越咸,来自昆仑山的格尔木等数条淡水河的只进不出,加上盐水和淡水重力不同的作用,察尔汗盐湖地区形成了大大小小十余个湖面与盐滩相间排列的壮观景象。有的地方形成了一个个奇特的湖中湖,不同的湖面由于含盐量的差异在阳光下折射出不同的颜色。有时候你坐在车上远远望着,前面波涛起伏的湖面也许是凝固千年的干涸湖底。 然而最让察尔汗盐湖声名显赫的不仅仅在于它的景色和能让我们吃几千年的食盐,与食盐共同溶于湖水中的钾盐的发现促使这块原本荒凉之地成为今天的中国盐都。 又咸又辣 平静的达布逊湖“味道”丰富,是世界上惟一能直接析出用来提取氯化钾的光卤石的湖泊,氯化钾与食盐氯化钠一样晶莹透明,不过舔一下咸且微辣的就是氯化钾了。 Ⅱ.惊喜发现钾 一百多年前的化学家发现了植物生命中一种奇妙的金属元素——钾,它存在于植物的各个部分,如果没有它,植物便要枯萎死去。这种极为活泼的金属在坚硬的地壳里形成上百种矿物,与钠像一对兄弟一样以相似的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各个角落,植物的根部、动物和人类的心脏、血管处处都有它的身影。从那时起,人们就意识到钾肥的重要性:土壤是不是肥沃,要看人能不能把收获了的植物将其中吸取的物质充分归还。当时的一位伟大化学家看到钾和另外一种非金属元素磷在植物体的功用,于是他有了这样一个念头:他认为应该对土壤施肥,用人工方法把这些盐类加在土壤里。于是世界各国开始了寻找钾的里程,然而能在矿山中发现的钾的储量实在是太少了。 当我国科考工作者1956年第一次到达察尔汗这片白色的盐壳时,映入眼帘的还是一片荒凉,当地人的一句“这里的盐苦,不能吃”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这里面就有当时刚刚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的郑绵平院士。次年以化学家柳大纲教授为代队的青海盐湖科考行动正式开始了,察尔汗这次给了科学家们极大的惊喜!现在,已是我国盐湖科学和盐湖矿业的奠基人和开拓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