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轧机培训理论及注意事项
轧机培训总结(四辊730冷轧机)
一 培训流程
认识设备—观察操作—师傅带操—师傅协操—自主操作
二 730轧机工艺流程
左卷筒→ 托辊→ 测厚仪→ 布夹(手动)→导卫 →挡油辊→ 主轧机→ 挡油辊→ 导卫→布夹→ 测厚仪→ 托辊→ 右卷筒
三 工作辊的选择参考标准
弧度:中部直径-尾部直径= 辊面弧度
1 带钢越宽选择辊弧越小,带钢越厚,越硬选择辊弧越大。
2 选择的辊的中平为带宽的1/3。
3 取辊时需谨慎检查辊面是否有表面缺陷。
4 大弧度辊用于开坯道次,以便获得较大的压下量;小弧度辊用于成品道次,取决于压延过程中板面中波情况。
5 白辊用于开坯和中间道次的轧制,油磨辊用于成品道次的轧制。
6 取辊时,必须先检查辊面有无问题,擦伤,刮痕之类的。
7 轧制过程中如果发现中浪较大,而不是冷却不到位的原因,应该换一对辊弧较小的工作辊。
8 弧度所对应的中平标准
辊弧(°)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中平(mm) 300 260 240 220 200 180 150
四 换辊流程及注意事项
1 相应设备所处位置:单动,状态为换辊,乳化液停。
2 支承辊平衡升,工作辊平衡升,联合抬起至工作辊和支撑辊完全分开,工作辊活动导轨升。
3 A:【无带钢】两头垫上木块(靠头,平放)工作辊平衡降,锁打开,用换辊小车将工作辊拉出。
B:【有带钢】操作侧垫上较薄的木块,传动侧插入两根钢管(工作辊轴承座和工作辊平衡之间穿过),工作辊平衡降,锁打开,用换辊下车将工作辊拉至操作侧工作辊平衡位置停住(注意带钢是否影响工作辊的拉出),工作辊平衡升,垫上木块,抽出钢管,工作辊平衡降,换辊下拉出工作辊。
4 用行车将用过的工作辊调至换辊区,将要用的工作辊安全准确的调至换辊小车上。
A【无带钢】用换辊小车将工作辊推入轧机,锁紧,工作辊平衡升,取出木块。
B【有带钢】用换辊小车将工作辊传动侧的轴承座推至操作侧的工作辊平衡处,工作辊平衡升,取出木块,插入钢管(方式同上),工作辊平衡降,换辊小车继续推入工作辊(注意带钢是否影响工作辊的推入),锁紧,工作辊平衡升,取出钢管和操作侧木块。
5 工作辊活动导辊降,状态换至工作。
五 上料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 相应设备所处位置:单动,测厚仪推出,刮油辊抬起,联合抬起,支撑辊平衡升,工作辊平衡升,工作辊活动导辊降,乳化液停,回转支撑开,入口小车升、退,出口小车降、进。
2 行车吊挂C形钩,选择正确的吊挂方向,注意下卷取、竖直吊起钢卷。
3 行车安全将钢卷吊至小车上方,靠拢挡板,对准中心,缓慢降落,退出行车。
4 小车进,钢卷靠近卷筒时,小车上下调整,让卷筒准确进入钢卷中心。
5钢卷正对工作辊中心线,停止前进,卷筒涨。
6 入口卷取点动,将包装袋的接头转至可以方便安全解开的位置。
7 解开包装袋,入口卷取点动,拉出足够长的引带,将引带依次穿过入口布夹、入口刮油辊、工作辊、出口刮油辊,出口布夹。(拉引带费力时可利用主机点动)
8 将引带卷在出口卷筒上,注意对中,必要时可以利用小车帮助压紧引带。
9 出口卷取点动,将带钢的头部拉过工作辊3~5cm停住,将带钢扶至与工作辊中心线对齐。
10 工作辊平衡降,支撑辊平衡降,刮油辊压下,用导卫夹紧带钢,锁紧布夹。
11 关闭回转支撑,拉入出口测厚仪,联合压下,联动。
六 轧制过程张力的设定
可逆式冷轧机的张力来自于轧机前后的卷取机。不同的轧机、不同的钢和不同的厚度,设定不同的张力。
1 带钢还没卷上卷筒前,张力应适当小点,防止拉断引带,视引带情况而定,到带钢包住头子至少半圈后才逐渐加张至预设值。
2 开坯时前张为最大,后张为0。
3 后面道次张力越来越小,一般前张力比后张力稍大,但在生产1.0mm厚以下带材时,后张力大于前张力。
4 在单动前,前后张力应全部卸掉。
5 在轧制结束前,应提前减速,减张力。
6 轧制过程前张一定不能为零,否则会让带钢跑偏或者抽带。
例:材质:J4 原料规格:2.50*510mm 卷重:4890KG
成品规格:0.95*510mm 辊型:20°+25°
工艺说明:重卷—轧制—退火
道次 带钢变化厚度 前张力(T) 后张力(T) 压下量(mm) 压下率(%) 总压下率(%) 1 2.50-1.75mm 0 6.8 0.75 30 30 2 1.75-1.35mm 5.5 6.3 0.40 22.86 46 3 1.35-1.10mm 5 4.5 0.25 18.52 56 4 1.10-0.95mm 3.2 3.8 0.15 13.64 62 七 轧制过程板形控制方法
板形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控制①通过压、抬控制,②通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