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视读报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解析电视读报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电视读报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解析电视读报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来源:中国播音主持网 | 作者:胡牧野 | 发表时间:08年09月10日| : [0]   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态势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老媒体出现交流与融合的趋势。电视媒介选取、整理报纸媒介的新闻信息(报道或评论),以电视化的传播形态进行解读、点评,将纸质媒介的深度性、抽象化与电视媒介的形象化紧密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身深度和理性的不足,同时也拓宽了报纸新闻的传播范围。本文将以《有报天天读》、《马斌读报》两档代表性的栏目为例,从电视读报节目出现的缘由、特色、不足、对策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入手对电视读报节目进行观察和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当今一线读报类节目进行全面的剖析和分析,达到认知和了解的目的,希望为今后从事电视传媒行业,干好传媒行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003年1月6日,凤凰卫视开播了由杨锦麟主持的《有报天天读》,该节目一经播出,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风格大受欢迎,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收视率挺进凤凰前三名,并被《新周刊》评选为2003中国电视年度新锐榜之“年度电视节目”。于是,以《有报天天读》为开端,一股电视读报之风吹遍我国电视荧屏。同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了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集萃各类媒体报道,每天清晨滚动播出两遍。10月20日,CCTV-2全面改版,改版后推出的《第一时间》是全天第一档资讯节目,其中的《马斌读报》以“新闻每天都会发生,说法当然各自不同”为理念,将报摘、报评引入电视。在地方台里,也涌现出了许多同类节目。东方卫视推出了《早报早知道》,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之《孟非读报》一度是该栏目收视率最高的板块,北京卫视的《第七日》和《北京您早》中也有读报的内容。   电视读报节目的频繁推出,标志着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新形态正在广泛兴起。电视媒体以跨媒介运作为基础,恰当地利用纸质媒介的新闻资源,通过资源的整合,创造出可以共享的竞争能力和优势。 一、电视读报节目产生的背景及现状 (一)电视读报节目走俏的原因 1. 媒介产业化竞争加剧,传统的节目形式受到挑战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已不能满足于通过读报纸、看电视等这样传统的形式来接收信息,互联网的普及让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传统媒介在激烈竞争的态势下已开始寻求新的节目形式。读报节目是电视媒体取长补短,对信息进行重新发掘的产物。一位能说会道的主持人,一台电脑,一杯茶,主持人在屏幕上圈圈点点,时而诙谐幽默,时而慷慨激昂,加上恰到好处的音乐和动画,这样一种全新的新闻播报形式一经出现便深得观众欢迎。   电视读报节目对资源的整合利用,对新闻视野的拓宽和信息量的丰富,为媒体参与竞争、灵活应变奠定了基础。电视读报节目集报纸、电视两大媒介之长,既可以在报道事实之外援引观点,增加报道深度,弥补自身理性与深度不足的缺憾,又可以增大信息容量,用全而深的内容和博而集中的观点为一家之言的报纸新闻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 2.电视本身的醒悟   由于电视媒介本身的特性,使得电视在传播信息方面受到很多的制约,而电视媒体恰当利用报刊媒体的资源,可以突破自身条件的限制,既可扬电视之长,也可避报纸之短。在媒介高度市场化的今天,任何栏目的开办都必须考虑到投入与产出,低成本的电视读报节目必然受到青睐。电视台与报社的联动不仅有利于电视媒体节约人力、物力等资源,充分利用报纸已有的信息为受众服务,也有助于报纸扩大知名度,增大发行量,进一步打开异地市场,也就是集众家之长,养独家之势。 3.迎合受众心理,满足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的需要   尽管报纸的身影遍及大街小巷,价格便宜,携带方便,但是信息零散,信息的分布面积太大是造成受众对报纸上的信息不感兴趣的原因,而以下几种情形的会削弱报纸的有效到达率: (1)没时间读   奔波劳碌的上班族早已被繁重的工作和生活负担压得难以喘气,根本没有时间和经历再翻开厚厚的报纸,把上面的信息一一读懂读明白。而且报纸上的信息零散,每个人对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在寻找自己关心的信息的同时,会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阅读无关的信息上。加上电视、网络对平面媒体的冲击,很多人会放弃读报来获取信息来源。 (2)读不全面   据统计,我国公开发行的报纸就多达2000多种,但并不是这些报纸都能送达到读者手上。各地有各地的“垄断”报纸,外地报纸很难进入。即使报亭内的报纸种类齐全,也不可能把全部报纸集齐,因为买下所有的报纸将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3)读不仔细   传播学者施拉姆研究发现,人们接受信息时往往是选择性接受、理解和记忆,和读者密切相关或兴趣相投的信息往往被优先接受,其余的则会过目即忘,甚至视而不见。经常是厚厚一沓报纸,不到5分钟就被匆匆地浏览一遍,但似乎什么也没有读到。[FS:PAGE] (4)读不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