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种离子内能源及离子膜催化剂汇报材料
(附件一)
一、问题的提出
“事实1”:选择离子膜烧碱电解槽,关闭电源,在电解槽的阳极室加入计算量的浓氯化钠盐水溶液,在电解槽的阴极室加入计算量的纯水,这时慢慢地在电解槽的阴极室会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并释放热量,同时在电解槽的阳极室产生氯气,直至二个极室的钠离子浓度达到平衡态,这时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的过程即行停止。用化学法测定阴极室氢氧化钠浓度,可知氢氧化钠和氢气的产生量与钠离子渗析透过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的迁移数成正比;如果用40%的KOH溶液代替浓氯化钠盐水加入阳极室,则阴极室产生氢气和KOH,并释放热量,同时阳极室产生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产生量与钾离子渗析透过离子膜进入阴极室的迁移数成正比;如果开启电源,在电解槽的阴极室加入浓盐水,在电解槽的阳极室加入纯水,则在阳极室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的同时,释放电解槽的反向电流,该电流量与阳极室的氢氧化钠产量成正比关系。
“事实1”表明,不需要输入电能或光能或热能等任何能量,不需要消耗任何其它的物质,仅凭离子交换膜催化剂的力量,就能够高产率地将氯化钠盐水转化为氢气和氢氧化钠及氯气,并释放能量;或者能够高产率地将纯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并释放能量。提出的问题是:这种现象或过程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事实2”、选择安装有电动搅拌器的水缸,加入计算量的40%KOH溶液和85%碳酸钾固体,在敞口常压与室温的条件下,连续搅拌150~250小时,用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及质谱检测分析后可确证,已有70%~98%的碳酸钾转化为醇类有机物,其中钾元素转化为等当量的KOH,同时副产氧气,并释放热量;如果在水缸中安装阴离子交换膜,仅连续搅拌5小时,就已有80%以上的碳酸钾转化为混合醇有机物和KOH,并释放热量,同时副产氧气;用联产的KOH吸收二氧化碳等当量地转化为碳酸钾,碳酸钾又转化为等当量的KOH,整个过程不消耗KOH,故KOH是一种催化剂。
“事实2”表明,不需要输入电能或光能或热能等任何能量,不需要消耗任何其它的物质,仅凭KOH催化剂的力量,就能够在常温常压下高产率地将碳酸钾或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副产氧气,并释放热能。提出的问题是:这种无光照的“人工光合作用”现象或过程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事实1”的现象在反电渗析法盐差能发电过程中可以常见,在自制的盐水浓差电池发电过程中也可以常见,然而“事实2”为百年以来未见有文献报道的现象。尤其是“事实2”表明:仅仅依靠催化剂KOH的力量就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这与人们千年以来光合作用的经验不相符合;与世界权威的科学家们总结的理论不相符合;与中学化学教科书上的化学原理不相符合;因此遭遇了难以想象的质疑和不屑一顾的冷遇,甚至作为一个“造假”曾被相关评审专家打压。其实,“事实1”与“事实2”的实验过程异常简单,每一个工程师甚至一个高中生也能够进行“事实1”和“事实2”的实验以鉴别其真伪。为此,针对人们早已熟知的现象在此补充提出相同的问题,例如:“现象1”——在浓硫酸或固体KOH溶于水的过程中释放大量热能,这个能量是否来源于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如果是化学放热反应,则请写出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现象2”——盐水浓差电池发电的同时,在阴极室产生氢气,这个氢气中的氢元素是否来源于水?其发电的能量又来源于哪里?“现象3”——所谓正渗透发电技术原理,即是仅凭半透膜的力量,就能够使水自动地从低处流向高处产生能量的现象,这个半透膜的力量来源于哪里?为什么没有半透膜时就不能够产生水自动地从低处向高处流动的现象?“现象4”——氧浓差电池传感器发出电信号的能量来源于哪里?重点提问:反电渗析法发电的能量来源于哪里?文献的答案是来源于海水盐差能。根据这一回答,上述“事实1”的能量来源问题应该顺理成章地也有了答案,即“事实1”的能量来源于比海水浓度差更大的浓盐水的盐差能。这是因为“事实1”的过程与“反电渗析发电”的过程完全相同,同样需要采用离子交换膜,同样是不需要输入电能或光能或热能等任何能量,不需要消耗任何其它的物质,而同样在阴极室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的同时,能够发出能量;同样采用氯化钠盐水作为离子导体。因此提出同样的问题是:“事实1”和“反电渗析发电”的阴极室中水转化为氢气和碱的能量来源于哪里?答案应该是一致的,来源于盐差能;再进一步提问:什么是盐差能?文献的答案是一种化学电位差能;再进一步提问:化学电位差能是什么能量?再也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不到文献的答案了。故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这些“早已熟知”的现象,进行了相应的关于能量来源机理方面的实验,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给出了下述答案。
二、问题的答案
上述“事实1”或“反电渗析发电”和“事实2”等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共同来源于一个未知的渠道。经过初步研究,答案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厦门市2015届中考地理复习纲要及参考分解.doc
- 九上语文导学案参考分解.doc
- 厦门市2015届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综Word版含分解.doc
- 九年级语文期末分解.doc
-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习题以及分解.doc
- 砂浆卧瓦交底分解.doc
- 沙县一中第三次阶段考(范围必修一)分解.doc
- 九年级健康教育计划和分解.doc
- 沙道中学七年级生物分解.doc
-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鉴定、鉴别、推断分解.doc
- 《花的学校》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 .pdf
- 《初中团队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pdf
- 【2018必威体育精装版】六年级语文小考冲刺试题带答案-范文 (9页).pdf
- [统编人教版三上语文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优秀教案] 铺满金色巴掌.pdf
- 【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数据库技术测试卷(含答案.pdf
- DB11_T1405-2017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肉制品加工业 .pdf
- XX市全面推进锅炉污染整治促进清洁低碳转型的实施方案 .pdf
- XRD基础知识 _原创精品文档.pdf
- 土木建筑系列规划教材--高层建筑施工部分5.docx
- 加压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