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ARM平台与嵌入式Linux的图像采集应用
学号
《》
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平台与嵌入式Linux 的图像采集应用 网络技术 班级: 13(1)班 姓名: 李红 指导教师: 张文哲 成绩:
计算机学院
2015年5月7日
目录
摘要 3
1 绪论 3
1.1课题研究背景 3
1.1.1课题研究意义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4
2嵌入式系统理论基础 4
2.1嵌入式系统简介 4
2.1.1嵌入式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4
2.1.2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4
2.2嵌入式处理器 4
2.2.1嵌入式处理器发展简史 4
2.2.2嵌入式处理器分类 5
2.3嵌入式操作系统 5
2.3.1嵌入式操作系统分类 5
2.3.2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5
3系统综述 6
3.1系统构成及基本原理 6
3.2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 6
3.2.1嵌入式处理器选择原则 6
3.2.2 s3C2410X处理器介绍 6
3.3 USB摄像头的选择 7
4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实现 7
4.1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建立 7
4.1.1主机开发环境的建立 7
4.1.2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7
4.2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移植 8
4.2. 1 Linux内核版本及结构 8
4.2.2 Linux 2.4.18内核版本的移植 8
4.3根文件系统制作 9
4.3.1文件系统介绍 9
4.3.2构建嵌入式Linux文件系统 9
4.4.2 USB摄像头驱动程序的移植 10
4.5图像采集程序设计 10
5图形用户界面的实现 12
5.1 MiniGLⅡ的特点 12
5.2运行例子程序 12
5.3 MiniGLⅡ程序开发 13
5.3.1 MiniGUI体系结构 13
5.4应用程序的编写 13
6网络传输功能的实现 14
6.1 socket简介 14
6.2网络传输功能的实现 14
6.2.1 socket通信过程 14
6.2.2 socket通信的实现 15
6.2.3运行结果 15
7总结与展望 16
参考文献 16
前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嵌入式图像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图像采集系统一般采用基于Pc机平台和视频采集卡的形式,该方案系统体积大、成本高,在远距离、多点系统中实现困难。在这种背景下,设计一种轻便小巧的采集系统来采集、存储并显示所需的图像成为市场所需。
本论文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的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稳定性高等优点。该系统硬件平台采用基于ARM920T核的$3C2410X处理器,软件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利用USB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在目标板的LCD上进行显示,通过网络还可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输到PC机上显示。该方案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图像质量,可以扩展应用在远程监控系统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实践意义和研究现状,并对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嵌入式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接着详细分析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技术,包括嵌入式发环境的建立、Bootloader移植、Linux内核移植和根文件系统的制作,并介绍了嵌入式Linux下的设备驱动程序,实现了USB摄像头驱动的移植,完成了利用摄像头采集图像的功能;然后完成了MiniGUI图形用户界面的移植和图像在LCD上的显示;最后实现了基于socket的网络通信,完成了视频采集和传输系统的整体功能,并给出了最终的实验结果。
1 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图象、画面所包含的信息量巨大,是人类获取和交换信息的主要来源;而且视频信息具有直观性、可靠性等一系列的优点,因而视频采集与处理历来就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图像信息的采集和传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人类步入网络时代以来,特别是随着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信息采集、处理、监控”为核心的视频监控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视会议、可视电话、远程监控、智能交通、智能小区等远程图像传输系统中。为了实现这些应用,实时获得视频数据是一个重要环节。传统视频采集系统一般采用基于个人计算机和视频采集卡的形式,该方案存在图像品质不高、抗干扰能力差、系统体积大、成本高、不便于携带等缺点,在远距离、多点系统中实现困难。对于高端领域,大多采用基于DSP结合FPGA或CPLD的方式,这种方式并不能轻易满足高比特、高清晰的要求,高比特DSP开发过程耗时冗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
1.1.1课题研究意义
基于嵌入式设备的图像采集系统的优点表现在:由于这种系统的硬件是一个同处理器和软件捆绑较为紧密、功能专一、设计专门的设备,不像插卡系统那样受通用计算机系统中其他软件硬件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培训需求调查及计划的制定.doc
- 培训项目管理PMP的资料.doc
- 基于+MATLAB+的时域信号采样及频谱分析.doc
- 基于+Matlab+的数字图像边缘检测算法研究.doc
- 基于51单片机的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doc
- 基于51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_时间显示(LCD1602显示).doc
- 基于51单片机的管道漏磁检测系统设计.doc
- 基于51单片机超声波测距器设计.doc
- 基于51的FM1702射频卡程序.doc
- 基于51系列单片机及DS1302时钟芯片的电子时钟_C语言_Proteus仿真_报告.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