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莞市坤轮机械有限公司电气装配技术规范供参习
东莞市坤轮机械有限公司 文件号:KL-DQ130407 标题:电气作业技术规范 页码:01 文件性质:二级 版本:第一版 修订日期: 实施日期:2013-5-15 1. 目的
1.1 使公司产品的电气制作、装配符合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2 使本公司产品的电气制作、装配符合电气行业标准。
1.3 使公司电气人员在进行电气制作、装配作业时有章可循。
2. 范围
本技术规范适合于公司从事电气制作、装配作业之技术人员。
作业前准备
3.1 作业资料:包括电气原理图、排版图等,直至项目结束,必须保证图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3.2 作业场所:电气制作的作业场所必须安全,并保证作业场所的整齐、规范、有序。
3.3 电气材料:作业前,电气材料必须按时到位,如果有部分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按计划开始作业,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
3.4 电气装配人员准备好自己的工具(大号、中号十字起,小一字起、剥线钳、斜口钳、电工防水胶带、万用表、内六角扳手、、Φ3.2钻头、Φ4.2钻头、M3丝锥、M4丝锥、丝锥绞手、粗齿挫一套、M3螺丝、M4螺丝、M4螺母、手电钻,将所有工具整齐的放在一个手臂的范围内。 东莞市坤轮机械有限公司 文件号:KL-DQ130407 标题:电气作业技术规范 页码:02 文件性质:二级 版本:第一版 修订日期: 实施日期:2013-5-15 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紧贴安装板面固定,紧固螺丝采用M4×15圆头电镀螺栓,并套上大号平垫。
C.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线槽敷设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全长最大允许偏差为±2mm。
导轨
A.导轨裁截口应平直并垂直于导轨,端头应倒角无毛刺。
B.导轨敷设时,两端与线槽间隙为2±1mm,同一直线的导轨不允许两段连接,每节导轨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导轨长度在300mm以上时固定点不应少于三个,紧固螺丝采用M4×15圆头电镀螺栓,并套上弹垫和平垫。
C.导轨敷设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全长最大允许偏差为±1mm。
4.5 元件
A.电气元件的安装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B.紧固件安装的元件,应做成能在正面紧固及松托,各电器元件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影响其他元件及导线束的固定,电气元件的紧固螺丝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并设有弹簧垫圈及平垫圈的防松装置,元件的安装倾斜度不得大于5°
C.通过导轨卡座安装的元件,卡扣应完全卡住导轨,元件装卸卡扣位置应位于元件下方。
D.元件安装过程中,应保持元件的整洁、无损伤,不受任何油污污染或受到额外的导线拉力,元件附件应齐全、完好。
E.元件安装后,应先用铅笔在安装板上相应位置写出代号,防止结线时引起错误,结线完成设上槽盖后,在槽盖上贴上元件标签,并擦除事先用铅笔写好的代号。
4.6 端子排
A.端子排固定在安装板下方,采用45°导轨支撑铝型材,使端子排安装导轨与安装板和柜体下底板的夹角均为45°,端子排与柜体下底板直线距离为30mm。
B.强弱电端子应分开布置,动力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为30mm,控制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为
20mm。
C.端子排固定后,应穿上端子编号。 东莞市坤轮机械有限公司 文件号:KL-DQ130407 标题:电气作业技术规范 页码:03 文件性质:二级 版本:第一版 修订日期: 实施日期:2013-5-15 5. 结线
5.1 导线应严格按照图纸标识,正确地接到指定的接线柱上。
5.2 导线
A.主电路的导线截面按照图纸标识,控制电路导线截面为0.5mm2,多芯电缆导线截面为0.3 mm2。
B.电缆外皮颜色选用严格按照如下规定:交流三相电路的U相:黄色,V相:绿色,w相:红色,接地线:黄绿色蓝色接地线:黄绿色直流电路的正极:棕色,负极:蓝色接地线:黄绿色
东莞市坤轮机械有限公司 文件号:KL-DQ130407 标题:电气作业技术规范 页码:04 文件性质:二级 版本:第一版 修订日期: 实施日期:2013-5-15 槽中挤成一团。
5.3 端子
A.导线与元件连接处,必须压上冷压端子,除特殊情况外,不得将导线剥除后,直接接到器件上。
B.端子的线号管直径必须和导线相匹配,连接口形状必须和元件接线柱相匹配,控制电路可使用叉形端子,电机端子、加热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和一些主电路端子,必须使用环形端子,以增大接触面积,有些接插件必须使用针形端子。
C.端子压接必须使用专用的端子压钳,压接时使用的压接口必须和端子相匹配,压接后,导线与端子之间必须接触良好、牢固。
D.导线端子压接后,与元件连接时,应穿过最近距离的线槽齿,与元件端面夹角保持在9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