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2005届刘晨)-云南师大附中.docVIP

弦歌不辍(2005届刘晨)-云南师大附中.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弦歌不辍(2005届刘晨)-云南师大附中

弦歌不辍 2005届 刘 晨 编者按: 刘晨: 2005年考入北大中文系,2009年北大毕业,接到了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俄勒冈大学、华盛顿大学、哈佛大学7所美国名校的录取通知。同时,她也成为我国今年获得“冯氏奖学金”东亚研究项目全额奖学金进入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唯一学子。她是2009云南年度新闻人物评选候选人之一 “弦歌不辍”这个词原是描写孔子困于陈蔡时依然不改其内心的平静及对理想道义之追求的。后来最为精彩的化用,我以为要属罗庸先生为西南联大校歌所作词:“尽笳吹,弦诵在春城,情弥切。”而“弦歌不辍”也正是联大的最好写照。 用它来概括我的附中记忆并不仅仅是因为云南师大附中的前身是“西南联大附中”,她也未必承载得起联大在中国历史上的重量,我想传达的是对附中那独一无二的校园氛围的赞赏:在今天数据至上的大潮中,在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标准日渐单一的压力之下,她依旧保持着某种极具诗意与理想主义色彩的自由和包容。正是这样一片土地,成为我长久牵挂与时时重返的“家园”。 大学之中回顾高中生活,总会受彼时彼地心境的影响而出现种种“偏颇。曾有过完全否定高考、进而批判高中三年的极端,也经历了在完全放任之后对高中那种拼搏与惜时精神的怀念。在各种简单化平面化之后,又逐渐走向对那段丰富而驳杂的“附中”记忆的重建。其间“千头万绪”,值得讲述的太多。而最具象征意义的事件,也是令我耿耿于怀乃至用整个大学去弥补遗憾的,莫过于关于话剧的种种。 为了使自己的回忆尽量的真实,我翻看了附中三年的全部日记。其中一本日记末尾的“跋语”可作为我的附中故事的开始。那是2004年7月2日,高二结束之时。 “(这本日记)上面有我中考前最后一年半的枯涩文字,更有高中两年心灵的冲刷剧变,从中可窥见我中考时的单调与执着;高二的迷离、哀伤、振作、成长。…… 那些年少的真情与怄气就尘封于此吧! 那个追求完美的、地道的附中人也止步于此吧! 那段一心崇拜、追慕美,追寻支柱的青春镌刻于此吧! 一切只为明年一搏,为了我的梦想。脱胎换骨,压住波澜,收敛放纵与享受,投入艰难跋涉,但顽强充实。” 每次读到这些文字,高考前那种压抑与奋争、悲与欣交集的心境总是让我热血沸腾。而那与“地道的附中人”、与高一高二曾经“另类”的生活所做的告别,其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就是关于话剧。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高二的话剧节在我心中已被染上了神光:那将是三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是每一个附中人三年之中最为灿烂最为恣肆的时刻。青春年少,对于舞台,对戏剧中的激情乃至轰轰烈烈,总是有莫名的想往吧。加上不知从哪里听来话剧节逃课是附中的老传统,连初中部都一同参与。因而即使初中在三中的经历告诉我这是禁忌,在经历了剧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我还是早早就谋划着要逃课去看高二的话剧比赛。 艺术节前一周,学校已被各色的海报装点一新。《王子复仇记》、《黑桃皇后》、《阿诗玛》等等。最为神奇的是某一天去食堂吃饭时,看到排球网的栏杆缝隙处夹着一个红包,那红灿灿的颜色莫名吸引我。过去打开一看,竟然也是话剧的海报,正是《红包》。学校里不时“穿梭”的道具和奇装异服将这种气氛渲染得更加浓烈。 话剧节那天,从早自习坐进教室那一刻,我就一边在心中默念早已烂熟的各个话剧的名字,一边竖起耳朵听着外面,只要年级上有任何动静,我就随大家而去——既然是传统,今天应该有很多人逃课。然而早自习过去了,第一节课过去了,走道上一如既往的安宁,没有任何“遵循传统’’的迹象。我心中开始纠结:难道没有人去?或者是因为这一层楼有老师办公室?难道要我做那个“始作俑者?正犹豫间,预备铃响了,再不走就要被老师捉到了!最好的姐妹小刘和陈丹早在身边,去不去?去!下个狠心,我们三个人拉起手飞一样跑下了老附中的教学楼,跑过院子里的古树,经操场畔的厕所,进了行政楼的大礼堂。 三个女生偷偷摸摸地进去,站在观众席侧边一根大柱子旁,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没有认识的人,松了一口气,也不免有些自得。在第二节上课喊起立之时,六班全班同学都将清楚地发现大班长、数学和历史科代表消失了——管不了那么多。那时高二理三正在演《阿诗玛》,我的注意力很快就完全集中在舞台上了。第二节课后早操音乐响起时,大柱子旁的我们忽然发现身边出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六班的同学们又逃出将近一半!这个数量在早操之后继续增加。于是在该上第三节课的时候,全班已有三分之二的人站在了大礼堂内。 那个早晨演出的细节我已不大记得,但却清楚地记得我内心持续不断的焦灼。作为班长,不该带头逃课;在明知这么多同学跑出来之后,应该带头回去。可或许是为舞台的光辉所吸引我终于没有走。一直到早上最后一部戏《黑桃皇后》演完,正是第四节课的中间,我才再度面临是否回去的选择。现在想来,那时的我们真的很可爱,既然逃课,就干脆地走,本不必回去面对老师。然而我们一大帮人都乖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