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用肿瘤标志物在普通人群(体检)中进行肿瘤筛查.docVIP

为什么不能用肿瘤标志物在普通人群(体检)中进行肿瘤筛查.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什么不能用肿瘤标志物在普通人群(体检)中进行肿瘤筛查

为什么不能用肿瘤标志物在普通人群中进行肿瘤筛查基本上,大多数所谓的肿瘤标志物做Screen,临床上都不会有太好的效果。要么很多肿瘤患者没筛查出来,要么正常人也会有很多一部分肿瘤标志物出现升高。嘛原因?嗯,请看图: 我们希望最理想的一个肿瘤方面的筛查指标如上图这么经典,特异性100%,灵敏度也100%。正常人和肿瘤患者的指标浓度都呈经典的正态分布。 可是同志哥啊,阶级斗争血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现实是残酷的啊!!!! 大多数所谓肿瘤标志物,正常人的浓度往往不是经典的正态分布,而是偏态分布,而且都是朝高值偏态。,这些标志物在肿瘤患者中反倒成正态分布。有部分正常人和肿瘤患者的混在一起了!!!经过各种肿瘤标志物的所谓Cut off值这么一Cut,这回歇菜,Screen要么漏诊,要么误诊。 不过,好在咱们大多数临床和检验都知道,肿瘤标志物嘛,就是名字起的吓人,绝大多数都不能作为临床确诊指标,还是要靠病理切片。忽悠一下患者!!!!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滥用的情况确实十分常见,一半是因为学术原因,另一半则是由于“你懂的”的原因。我认识的很多临床医师,包括高年资(应该说特别是高年资)的临床医师都认为:肿瘤标志物可以用于肿瘤的筛查,而我院每年组织的体检里面都或多或少能看见肿瘤标志物的影子,真是感觉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罗氏和雅培估计为此乐得合不拢嘴)。 别的学会我不是很清楚,但是AACC的学术咨询机构NACB,可以说是检验界最权威的学术组织,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制定肿瘤标志物的使用指南,2005年,NACB开始这首制定指南。2008年,由该学会制定的第一部指南,包括发布:睾丸癌,前列腺癌,直肠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使用指南(Clinical Chemistry. 2008;54:e11-e79)。2010年,该学会又制定了肝癌、膀胱癌、宫颈癌和胃癌的肿瘤标志物使用指南(Clinical Chemistry. 2010;56:e1-e48)。这些指南都明确指出肿瘤标志物不适合用于普通人群(general population)肿瘤的筛查(screen)。另外,NACB关于骨髓瘤等其它恶性肿瘤的肿瘤标志物使用指南可能也将会在近期出炉。需要指出的是,NACB的指南不仅阐述了本学会的立场,而且还汇总了其它各个专业学术组织中关于肿瘤标志物使用的比分。各个专业学会的立场与NACB大致相同,认为在普通人群中采用肿瘤标志物进行肿瘤的筛查就是徒劳的。截图一篇,指南中关于CA-125与卵巢癌的建议,大家可以参考下: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尽管采用肿瘤标志物在普通人群中筛查肿瘤是徒劳的,但是不能否认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diagnosis)、疾病分期(stage),治疗监测(therapy monitor)和预后评估中(prognosis evaluation)的作用。当然,各个肿瘤标志物的上述作用有强有弱,大家可以参考NACB的指南。另外,尽管在general population中使用肿瘤标志物意义不大,但是不能否认肿瘤标志物对于高危人群(high risk)肿瘤的筛查作用。比如,对于HBV感染后肝硬化的病人,应该每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和AFP检查。 也许有的人要问为什么不能用肿瘤标志物在普通人群中进行肿瘤筛查呢?我以前也很费解这个问题,但是2009年NEJM上刊登了PLCO试验中关于P的内容(N Engl J Med 2009, 360(13):1310-1319.),即采用PSA筛查在普通人群(准确地说是中老年人群)中筛查前列腺癌的研究结果后才有所体会,该研究发现这种筛查手段对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改善没有帮助。换句话说,就算PSA筛查到了前列腺癌患者,也无助于改善其预后(顺便啰嗦一句:临床与检验的思维是不同的,在这里就有体现了:发现疾病不是临床医学的最终目的,或者说不是临床医师的任务。临床医学的终极任务是改善病人预后,包括提高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对社会资源的消耗)。而同期NEJM刊登的一篇来自欧洲的相似文章(N Engl J Med 2009, 360(13):1320-1328.)也发现PSA对于前列腺癌的筛查毫无意义,而且还可能导致过度诊疗。这两篇文章可以说对PSA检测试剂生产商来说是巨大的打击。在众多的肿瘤标志物中,PSA算是比较“出众”的了,在screen方面表现尚且如此,不知道其它肿瘤标志物看了有何感受。NEJM上的这两篇文章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印象中他是否定肿瘤标志物(或者说PSA)screen功能最强有力的证据。 2011年,PLCO研究中的O又出炉了(JAMA,2011,305(22),2295-2303),研究表明:CA-125对于卵巢癌的筛查意义不大,即使结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又一个肿瘤标志物在screen面前倒下了。原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