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导读(自制版)
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 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意思是: 如果没有孔子,中国的历史会比黑夜还长。 《论语》 杨伯峻《论语译注》 名著导读《论语》 * 《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语录 门人 再传弟子 大学 中庸 孟子 名著导读《论语》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 ●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记录的是孔子的话,不写 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 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 回答,还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 子的话为主。 另: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名著导读《论语》 一、以“仁”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思想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为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名著导读《论语》 一、血缘亲情之爱:即“孝悌”,这是“仁”的内涵的核心。 二、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把父母子女之爱推广到一切人。 三、个人品性:时时以“仁”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即可以转化为人的内在的品质和性格,成为君子。 四、理想境界:孔子最称道的个人品德莫过于“杀身成仁”,孔子的最高社会理想则是“天下归仁” 。 五、仁和礼:‘‘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具有道德理性自觉的仁人,其行为才能自觉地守礼或合乎礼。 名著导读《论语》 思想主张一言以蔽之:克己复礼为仁 以德 服人 (德治) “仁”为根 基,内核 “礼”为 形式,外化 孝悌之道 忠恕之道 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 严己宽人 孝亲尊长 理想人格:君子 名著导读《论语》 * 孔子认为“仁”的标准包括“恭、宽、信、敏、惠”。 恭—恭敬,子曰:“恭则不侮”。 宽—宽和,子曰:“宽则得众”。 信—信用,子曰:“信则人任焉”。 敏—敏锐、敏捷,子曰:“敏则有功”。 惠—恩惠,子曰:“惠则足以使人”。 名著导读《论语》 * “仁”句锦集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 (行:贯彻、执行;其:推测语气,大概、应该。)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斯:那么 ;令:伪善;鲜:少) 子曰:“知者乐水,(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勿施于人 仁者乐山 名著导读《论语》 “仁”句锦集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治理;齐:约束;格:修正)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共:环绕) 名著导读《论语》 “仁”句锦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济:帮助 ;病:忧虑;达:宽容、旷达; 譬:比喻、比方。) 己欲达而达人 名著导读《论语》 2、“孝”的思想 “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所以中国历来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 孔子主张“孝”,一是要合礼;二是要有真情实感。认为孝不仅仅是养,更重要的是敬。 孔子主张的孝道有历史局限性,一旦孝与仁之间出现冲突,依据事亲为大的原则,不惜以牺牲“仁者,爱人”为代价,来确保父慈子孝的至高无上。 名著导读《论语》 百善孝为先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曰:“父在,观其志;(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悌:敬爱兄长) 父没,观其行 名著导读《论语》 3、“礼”的思想 “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礼”是仁的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