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开题报告解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论《世说新语》中的悲情美
院(系): 文法学院 学号: 1211060218 姓名: 孙玉安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魏晋风流”是“世说研究”中的热门,“深情”作为魏晋风流的标志性要素之一更是深深地吸引着世说研究者。然而,缺憾的是,对世说中有关于“情”的研究中存在着两个薄弱点:一是有关于“情”的研究没有获得独立地位,绝大多数依附于“魏晋风流研究”、“世说人物研究”、“世说思想研究”等研究中;二是由于《世说新语》的写作目的在于对魏晋人物做“审美式”的评判,加之书中语言多诙谐幽默、机智风趣,故造成世说一书整体上“喜剧式”的美学效果,其历史背景下的深层的“悲剧式”的美学内涵被掩盖。也就是说,世说研究中“悲情研究”又少之又少。
悲情研究有助于对魏晋士人有更接近历史真实面貌的认识;有助于辩证的看待魏晋士人风流的表达方式;最重要的是有助于领悟魏晋风流的本质,即:“悲情风流”才是他们的风流实质。
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世说新语》在出现之后,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比如南朝宋《世说新语》面世,紧接着齐梁年间的刘孝标就作了注,以后引起了历代知识分子的关注。古人研究《世说新语》,多在考案史实、训解文字、校勘版本和批点评注等方面著力,对《世说新语》的整理流布、正确理解、赏析评价以及进一步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古人之硕果,于此不再累述。进入20世纪,《世说新语》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大致可以分为前五十年(清末至1949年)和后五十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重在注释、校勘、考证,同时也出现了较有系统的专题论文,为后来的研究铺平了道路;第二阶段则在前五十年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成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前五十年的《世说新语》研究,明显地表现为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态势,在研究的视角与具体方法上呈现出新学对旧学的继承、发展和扬弃的清晰脉络。如果说,刘盼遂《世说新语校笺》(1928年)、李审言《世说笺释》(1939年)、沈剑知《世说新语校笺》(1944年)、程炎震《世说新语笺证》(1942、1943年)等著述是以旧学为背景、注重实证、严于考校的披沙简金之著述,那么,一批视野开放、角度新颖、大开大阖的专题论文的涌现,则是这一时期《世说新语》研究的一道悦目的风景。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1940年)、冯友兰《论风流》(1944年)、陈寅格《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1945年)、贺昌群《世说札记(塵尾考)》(1947年)以及许世英、赵罔、纪庸、朱建新等人的文章从各自感兴趣的角度人手,探幽发微,各开生面,使《世说新语》研究第一次呈现出多元、立体、现代的发展态势。
此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1923年)和《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1924年)二著,给《世说新语》做了文学史特别是小说史的定位,后来的研究,无不循此路径。作为演讲稿,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以《世说新语》为蓝本,对魏晋社会历史及人文诸状况多有阐发,时见精义,也为《世说新语》研究做出了贡献。
总的说来,前五十年的《世说新语》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四十年代;从成果上看,校注与专题论文齐头并进,各擅胜场;并且,出现了刘盼遂、李审言、鲁迅、陈寅恪等一批对《世说新语》研究有突出贡献的学者;可以说,这五十年,是《世说新语》研究的兴盛期。
比之前五十年,后五十年《世说新语》研究的突出印象是:专题论文的丰富多采,校、笺、注、译的集大成,研究著作的相继问世。但是,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80年代以前三十年的《世说新语》研究,与世纪末的近二十年相比,显得沉寂、低迷,成果不多。这一时期的论文主要有: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篇“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1956年);徐震谔《“世说”里的晋宋口语》(1957年);刘叶秋《试论世说新语》(1957年);王佩诤《世说新语校释掇琐》(1957年);易艺五、乃正、陈直等人也有专文发表;此外,王利器《世说新语校勘记》(1956年)也是这一时期《世说新语》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这三十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50年代,特别是1956,1957两年,此后长达二十年间,《世说新语》研究滑入低谷。
“新时期”以来的二十年,《世说新语》研究迎来了它的“复兴”,各种论文、注本和研究著作层出不穷,尽态极妍。在众多的论文中,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探讨尤为引人注目:(一)《世说新语》作者及书名问题;(二)《世说新语》版本及注释问题;(三)《世说》性质及思想倾向问题;(四)魏晋清谈研究;(五)《世说新语》艺术特色及美学价值的研究;等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