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

第八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三、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服饰的变迁 1)轨迹: A近代: 男子: 长袍马褂(近代)——西装(鸦战传入,民国流行)——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吸收欧美服饰的优点形成); 女子:旗袍(20世纪20年代) 宽松肥大------ 合身适体、短袍窄袖 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B现代: 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苏式服装(列宁装、连衣裙)?。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文革):军装、干部装。 式样颜色趋于单调 特征:受政治因素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主流。 C改革开放后,新式新款层出不穷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款式新颖的服装层出不穷,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特征:与世界接轨,由封闭走向开放; 多样化,追求时尚、个性 原因:生产力(经济)的发展 欧美、港台文化影响 2)变化的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 建筑方面 传统建筑:北方流行以四合院为基础的居住大院。 中西合璧:鸦片战争后,南方大城市则出现了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 新式住宅: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改用“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 3. 社会习俗风尚的变革(非物质) 1)概况:中国旧时期比较落后的风俗:包办婚姻、土葬、男子蓄辫、女子裹足且不得接受教育、迷信、社交礼仪(旧)、历法(阴历)等。 旧风俗到近现代的变化:婚姻自由、火葬、女子放足且可以接受教育并走出家庭、破除迷信、社交礼仪(新)、历法(公历)等。 2)断发易服:(清末明初) 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序幕 维新变法运动时倡导(康、梁) 角度:文明转型 民国政府强制推行 角度:政治革命(反清革命色彩) 3)婚姻习俗: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后 观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男女平等 行为:包办婚姻--------自主婚姻 礼仪:繁琐------简约、文明、仿效西式婚礼(近代、改革) 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 1)新式交通工具层出不穷(工业革命的产物) 轮船、铁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1872年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2)牵引动力的演进:人力、畜力------机械力 3)交通事业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包括铁路在内的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 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上海在1924年出现公共汽车运行 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中国城市没有地铁的历史。 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中国民航事业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中期建立了覆盖大半个中的航空网。 4)特点: 发展较快,技术先进 发展不平衡 交通工具多元化 2、通讯 1)电报: ①有线电报:1877年,丁日昌在福建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②无线电报:1906年创设。到 1932年底,除了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2)电话: ①传入: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②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③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④截止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 3)作用: 积极: P70①②③④ ⑤推进人际交往 消极: ①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②导致城市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 ③环境污染严重,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消耗 ······ 三)大众传媒的发展 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 1、大众报业的发展 ①西人办报:19世纪40~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办报热潮 ②国人办报:1873年汉口出版《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维新运动中兴起热潮:《中外纪闻 》、《强学报》、《时务报》影响最大 作用: 推进维新变法,开启民智,推动社会变革 报道新闻,通达民情,传递信息,传播知识 娱乐大众,丰富生活 2、广播、影视与互联网 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 ①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 ②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③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④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电影事业 互联网 诞

文档评论(0)

love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