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疾病的艾灸及耳穴疗法__培训课件.pptVIP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艾灸及耳穴疗法__培训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便秘 主穴:便秘点 定位:在三角窝下缘,对 耳轮下脚中段上缘。 操作方法:将王不留行籽贴于便秘穴上,用胶布固定,每穴用母、示指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40次,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贴籽后,瞩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使之产生酸麻胀痛感。 疗程:两耳穴交替贴压,3~5天一换,10天为1个疗程。 耳鸣 主穴:耳 定位:耳在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 操方法:王不留行籽贴于耳穴上,用胶布固定,每穴用母、示指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40次,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 疗程:两耳穴交替贴压,3~5天一换,10天为1个疗程。 尿频 选穴:肾穴。 定位:肾穴位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 操作方法: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肾穴上,用胶布固定,每穴用母、示指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40次,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贴籽后,瞩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使之产生酸麻胀痛感。 疗程:两耳穴交替贴压,3~5天一换,10天为1个疗程。 高血压 选穴:降压沟、降压点、肝、 皮质下、高血压点等 降压沟:在耳背对耳轮沟和 对耳轮上、下脚沟处 降压点:三角窝前1/3的上部,即三角窝1区 肝:耳甲艇的外下方 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对耳屏4区 高血压点:耳屏外侧面下1/2处 操作方法:将王不留行籽置于相应耳穴上,用胶布固定,每穴用母、示指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40次,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 疗程:两耳穴交替贴压,3~5天一换,14天为1个疗程。 糖尿病 选穴: 主穴:胰胆、肝、肾、缘中、屏尖、交感、下屏尖。 定位: 胰胆:在耳甲艇的外上方 肝与肾的连线中点; 肝:在耳甲艇的外下方; 肾:在耳甲艇的外上方; 缘中:对耳屏外上方上缘中点; 交感: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 内缘交接处,对耳轮6区前端 屏尖:耳屏游离缘上部尖端,耳屏1区后缘处 下屏尖(肾上腺):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耳屏2区后缘处 配穴:三焦、渴点、饥点。根据主证及辩证分型,每次选穴5~6个。 选定耳穴寻得敏感点后,将王不留行置于相应耳穴处,用胶布,用食、拇指捻压至酸沉麻痛,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贴一侧耳,两耳交替。 谢谢 *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技术规范 ——老年人常见疾病艾灸、耳穴疗法 主讲人:吴乾明 内容导向 老年人常见疾病和基本体质的艾灸疗法、穴位选择、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常见疾病和基本体质的耳穴疗法,耳穴定位、操作方法及疗程 艾灸疗法 概念 艾灸是点燃艾绒、艾条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其它灸材,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激发经气,以防治疾病的外治方法。 古文献记载 《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灸第一 。 《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医学入门·针灸》:“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岭南灸法大家 灸法的作用 温经散寒 《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可见灸法具有温经散寒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 扶阳固脱 《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泻、痰饮等。 消瘀散结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所以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 防病保健 《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之寿也。”《医说·针灸》也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说明艾灸足三里有防病保健作用,今人称之为“保健灸”,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老年人中医基本体质的艾灸保健 一、平和质 艾灸法:雀啄灸 选穴:足三里、气海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气海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操作方法: 点燃艾条对准足三里、气海穴,距离皮肤约2cm,以皮肤感到温热舒适能耐受为度,每次10~15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一个疗程。 二、气虚质 选穴:足三里、关元、气海、神阙。 定位: 关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