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原理第2章-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
智能疏散标示举例 案例1:正常情况 Exit 案例1: 火灾 Exit 案例1: 火灾发展,标示不变 Exit 案例1: 火灾发展,智能疏散 Exit 案例2: 某公共建筑地下层智能疏散诱导 案例2: 某公共建筑地下层智能疏散诱导 ※ 主 界 面 安全可靠:防灾应急避难场所的布置,将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 就近布置:保证市民在突发公共事件来临时能够迅速到达。 因地制宜:布局选点应充分利用现有和规划的开敞空间。 快速通畅:应建设多条与之连接的应急通道,让避难市民快速、无阻地到达。 多灾种利用:场所选取应以多灾种均可使用为原则,不仅适用于某一类突发公共事件或特定灾种。 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原则 应急避难策略 北京市加快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中心城每年建20到30处避难场所 人均不少于1平方米 紧急避难场所人均面积标准为1.5到2.0平方米, 长期固定避难场所人均用地(综合)面积标准为2.0到3.0平方米。 老城区最低不应少于1.0平方米。 步行5到15分钟即到 紧急避难场所用地应平坦,易于搭建帐篷及临时建筑,并配备自来水管等基本设施,以满足临时避难及生活需要 避难场所可以分为:公园型、体育场型和小绿地型 重庆市16个市级避难场所选址确定 上海市首个标准应急避难场所建成 上海市首个标准应急避难场所08年7月31日在长虹生态园建成,它不仅通水通电,能避险能生活,还建有应急专用直升机停机坪,服务面积在直径10公里范围内,能容纳7万人短期居住生活,紧急状态下可容纳10万人临时避险。 沈阳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防灾公园 日本对防灾公园的定义是“由于地震灾害弓I发市区发生火灾等次生灾害时,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大城市地域等城市的防灾构造而建设的起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地和避难道路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冲绿地”。 防灾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供避难者避难及对避难者进行紧急救援。具体包括: 防止火灾发生和延缓火势蔓延 减轻或防止因爆炸而产生的损害 成为临时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发生大火时的暂时集合场所、避难中转点等) 最终避难场所、避难通道、急救场所、灾民临时生活的场所、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扎地、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等 中心防灾公园还可作救援直升机的起降场地 平时则作为学习有关防灾知识的场所。 谢谢 Step 6’: 建筑物初始状态数据更改…… Step 6’-con. 更改建筑物初始状态数据库窗口 Step 6’-con. 更改数据库窗口-删除操作 安全疏散设施 1 2 3 4 疏散出口 疏散楼梯 消防楼梯 避难间(层) 疏散出口 一般出口:用于人员离开某一区域通往另一区域的出口。 如:开向公共走道的房间疏散门 安全出口:供人员疏散的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如:楼梯间、室外楼梯、避难走道等 8.4 安全疏散设施 安全出口的设置原则 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但房间内人数不多时(如60人以下,且通过每扇门的人数不超过30人),因疏散条件比较缓和,可不严格限制; 供人员疏散使用的门,不应采用悬吊们、推拉门,严禁采用旋转门。 当门开启时,门扇不应影响人员的紧急疏散。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宽度不应小于1.40m,紧靠门口1.40m内不应设置踏步。太平门应为推闩式外开门 疏散楼梯的布置原则 疏散楼梯的定义:具有一定防火、防烟能力,且 能作为竖向紧急疏散时用的楼梯。 疏散楼梯的布置原则: 满足人员双向疏散要求,分散布置,尽量避免 形 成袋型走道。 宜靠近电梯、外墙设置。 平面布置 竖向布置 应保持上下畅通,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宜筒至 平屋顶 应避免不同的人流路线相互交叉 疏散楼梯的基本设计要求 一般民用建筑: 耐火等级 层数 每层最大建筑面积(m2) 人数 一、二级 二、三层 500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 三级 二、三层 200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 四级 二层 200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人 1、设置一个疏散楼梯的条件 8.4 安全疏散设施 8.4.2 疏散楼梯和楼梯间 2、超过六层的组合式单元住宅和宿舍,个单元的楼梯 间均应通至平屋顶 3、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宜设置楼梯间 4、设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超过3层的地上建 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5、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设封闭间 6、公共建筑门厅的主楼梯如不计入疏散宽度,可不设 楼梯间 疏散楼梯的基本设计要求 高 层 建 筑: 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 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 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