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视系片《朱提探秘》策划文案2.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电视系片《朱提探秘》策划文案2

大型电视系列片 《朱提探秘》 策划文案 昭通古称“朱提”,“乌蒙”。自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后,便成为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为我国“南丝绸之路”的要冲。 【主题阐述】 《朱提探秘》是一部深入反映昭通人文历史渊源,介绍昭通文化资源的系列科教文化电视纪录片。 昭通古称“朱提”、“乌蒙”,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处于昆明、成都、贵阳、重庆等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辐射的交汇点,位于国家规划的“攀西——六盘水经济开发区”腹心地带,是云南的北大门和滇、川、黔三省经济、文化的交汇重地。自西汉建元六年至唐天宝年间,昭通以“朱提”冠名,或为县治,或为郡治,或为犍为南部、犍为属国都尉治所,前后达800余年。其间,汉晋两代,发达的农业经济、灿烂的青铜文化特别是白铜的发明、闻名全国的朱提银、儒学的兴起和传播,表明朱提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这从汉孟孝琚碑和晋霍承嗣壁画墓等的出土发掘可以得到充分的佐证。 昭通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绝佳的地理区位优势,昭通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让昭通更具竞争力,更具发展后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便是打开通向未来之们的钥匙, 《朱提探秘》将通过深入的科学论证和详尽的历史回顾,从深层次揭示昭通对于华夏文明所做的不朽贡献,描绘一个人杰地灵、拥有深厚文化积淀,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昭通。 第一集:朱提冶金 在清代,“朱提”这个名字人们很少将其与地名联系在一起。那时,朱提是白银的代称。著名诗人韩愈就有“我有双饮盏,其银得朱提”的诗句。 朱提银产于朱提山。朱提山包括今昭、鲁、永3县(区)沿金沙江、牛栏江流向的山脉。主脉自大水井老垭口起,经老君山、水口坳、新营盘、紧风口、三道箐、大梁子、轿顶山、火干梁子至永善五莲峰。汉代在鲁甸朱提山开采银矿,故称“朱提银”,成为汉代一种白银的名称,享有盛名。鲁甸乐马厂(位于龙头山,距县城40公里)当时是全省最大的银厂。 有这样一则轶闻:清朝乾、嘉年间,北京紫禁城外竖有一块碑石,上刻全国各省府州县厅地名。到北京会试的举子,都希望考中进士后被委派到鲁甸厅去做官。于是地名碑刻前便总有许多寄望殷殷的举子,忍不住要伸出手去在“鲁甸厅”三个字上指划、触摸,祈祷上苍垂爱,能获得一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名利双收的机会。时日既久,“鲁甸厅”便在寄望殷殷的举子们的指划、触摸中渐渐模糊,并最终凹陷残损。 朱提县建置与西汉建元六年(公元135年)。《水经注?若水》记:“朱提,山名也。应劭曰:在县西南,是以名焉”。考诸文献,今鲁甸县所辖沿牛栏江右岸地区即为汉称“朱提山”主脉。朱提山银矿开采始于何时,载籍无考。但西汉晚期,朱提山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大银矿确是不争的事实。而且银的成色极好,作价比其他地方所产的银更高。新王莽始建国二年(10年),币制改革,通用货币分金、银、龟、贝、钱五类,统称“宝货”,官定银货与钱货比值,“朱提银八两为一流,流值一千八百五十,他银流值一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长达二千多年的久远岁月中,“朱提”竟成了“银”通行的指代称谓。 朱提产银始于蜀汉,由于多种原因,朱提银的开采渐成萎缩之势,“汉嘉金,朱提银,采之不足以自食”。两晋以降,历南北朝、隋、唐、宋、元、明的一千三百多年间,除唐贞观二十一年有“朱提银瓶”进贡朝廷的记载外,余无朱提山银矿的开采记录。 然而,朱提所产不仅仅是白银,更有白铜冶炼享誉全球。三国两晋时期,朱提冶金技术上还有一项伟大创造,即白铜的制造。白铜是铜镍的合金,镍在欧洲是公元18世纪才提炼成功的,而在我国远在3世纪时即出现,其产地即在盛产银铜的朱提。镍的首次炼成及白铜的合成,是朱提劳动人民的卓越贡献,表现了朱提的高度冶金技术成就。(摘自陈本明著《朱提文化论》——七、朱提经济文化的繁荣) 清初,由于连年用兵,财政虚耗,银、铜及其矿税收入是清政府的主要财源。而云南是银、铜的主要产地,《天工开物》记:“凡银中国生,合浙江等八省所生,不敌云南之半。故开矿煎银,帷滇中可永行也”。为筹集军饷,充实财政,清政府在云南实行听民开矿,官收其税的政策,并制订奖励办法,使云南的矿业迅速发展起来,朱提山银矿也迎来了它的又一个春天。清人檀萃《滇海虞衡志》记:“中国货币,尽出于滇,次则岭奥花银,来自洋舶,他无出也。昔滇银盛时,内则昭通乐马,外则永昌之募龙,岁出银不赀,故南中富足,且利天下。 白铜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中的杰出成就,我国古代把白铜称为“鋈”。《 HYPERLINK /view/252932.htm \t _blank 旧唐书?舆服志》载:“自馀一品乘白铜饰犊车。”也就是说唐代时规定,只有为一品朝臣拉车的牛身上,才能用白铜作为装饰品,表明白铜在唐代相当贵重。这里所说的白铜当是镍白铜而非砷白铜,因为镍白铜抗腐蚀,

文档评论(0)

82393a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