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2号线地质情况简介全..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岛地铁2号线地质情况简介全.

目录 第一节工程简介及主要工程量 2.1.1第二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2.2.1工程地质条件 本站所在场区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沿线建筑均为多层,第四系为全新统人工堆积层、洪冲积层粉质粘土、上更新统洪冲积层粉质粘土、砂土,厚0.2~13.7m,地貌成因为剥蚀堆积缓坡。 通过钻探揭示,场区第四系厚度0.20~17.10m,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洪冲积层(Q4al+pl)、上更新统洪冲积层(Q3al+pl)组成。场区内基岩以粗粒花岗岩为主,煌斑岩、细粒花岗岩呈脉状穿插其间,部分钻孔中揭露碎裂状花岗岩及糜棱岩。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 第①层(素填土):该层分布较广泛,厚度0.20~5.35m,层底标高7.30~24.84m。褐色、黄褐色等,稍湿~湿,松散~稍密,由黏土、粉质黏土、砂夹少量碎石等组成,局部夹有碎砖等,部分地面为10~30cm厚的水泥或沥青路面。总之,该场区人工填土厚度变化较大,强度低且不均匀,自稳能力差。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第⑦层(粉质黏土):该层在场区普遍分布,层厚0.80~6.60m,层底标高3.40~12.41m。褐色~黄褐色,可塑,具中等压缩性,见有铁锰氧化物条纹,韧性、结构性一般,含少量砂粒,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局部夹有粗砂薄层。 3、基岩 中生代燕山晚期,区域性构造活动强烈,发生大规模、区域性酸性岩浆侵入,形成稳固的花岗岩岩基,以深成相全晶质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要组成岩石。由于受华夏式构造体系影响,形成NE向为主的压扭性断裂构造。后期,酸性~中基性岩浆沿薄弱面入侵,形成煌斑岩、细粒花岗岩和辉绿岩等浅成相岩脉,与花岗岩岩基组成复合岩体。 基岩以粗粒花岗岩为主,并见有后期侵入的细粒花岗岩、煌斑岩岩脉,局部由于受构造影响见有碎裂状花岗岩、糜棱岩。由于长期受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场区内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在空间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自上而下形成了性状各异的风化带。不同岩性由于其矿物成份、结构构造不同,且受内外动力作用改造的程度不同,导致其风化程度及风化带特征也有较大差异。 (1)粗粒花岗岩 本场区普遍分布,褐黄色~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长石、石英,并含少量角闪石及黑云母。根据其风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强风化上亚带、中等风化带及微风化带。现分述如下: 第16上层(强风化上亚带):揭露层厚:0.30~7.00m,层底标高-6.53~21.13m。褐黄色~肉红色,矿物蚀变强烈,长石多高岭土化,岩芯手搓呈砂土状,夹有少量角砾~碎块状岩芯。 该层岩体为极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第17层(中等风化带):揭露垂直厚度0.70~16.10m,肉红色,岩芯呈碎块~短柱状,柱体粗糙~稍光滑,构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较发育,多为高角度节理,节理面呈闭合~微张开状,节理面见铁染现象,长石部分蚀变、褪色,受力易沿节理面裂开。 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为0.3~0.5,属较破碎的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 第18层(微风化带):揭露垂直厚度1.30~29.60m。肉红色,矿物多未蚀变,仅节理面矿物有所蚀变,节理一般发育,岩芯较完整,坚硬,锤击声脆,岩样多呈短柱~长柱状。部分岩脉旁侧段节理较发育,多为高角度节理,岩体较破碎,岩样呈块状。 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大于0.60,属较完整的较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Ⅲ级。(2)煌斑岩 煌斑岩在场区穿插分布于粗粒花岗岩中,煌斑岩为沿软弱结构面侵入的脉岩,其走向以北东向为主,倾角多为高角度,一般脉宽约0.5~2.0m。其颜色为灰黄色~褐色~灰绿色,细粒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斜长石、云母、角闪石。煌斑岩强风化层一般厚度较大,多呈砂土状, 具遇水软化的特性,中等风化煌斑岩强度较高,但遇水及暴露后强度降低较大。微风化煌斑岩强度高,多属坚硬岩。 第161层(强风化带):厚度0.70~3.30m,黄绿~灰绿色,矿物蚀变强烈,岩芯手搓呈砂土状,局部夹有少量直径1~4cm块状岩芯,锤击易碎散。该层岩体为极破碎的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第171层(中等风化带):垂直厚度1.40~8.70m。黄绿~灰绿色,岩芯呈碎块~块状,构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较发育,节理面见铁染现象,局部隙间夹有次生矿物,岩样锤击易碎散,声暗哑。 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为0.3~0.5,属较破碎的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 第181层(微风化带):垂直厚度0.20~2.10m。灰绿~墨绿色,岩芯呈碎块~短柱状,柱体光滑,构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较发育,节理面见铁染现象,岩样锤击声脆不易碎。 该层岩体属较破碎的较硬~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Ⅲ~Ⅳ级。 (3)细粒花岗岩 细粒花岗岩是沿软弱结构面侵入的脉岩,其产状同煌斑岩。一般脉宽0.5~2.0m,

文档评论(0)

sd7f8dg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