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VIP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6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浇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 ) ①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模式 ②不需要承担国家赋税 ③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环境 ④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2.后世把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源自 A.唐宋时期对外国来华贸易人的称呼 B.商鞅变法中对经商之人的称呼 C.善于经商的商朝人 D.丝绸之路开通后对阿拉伯人的称呼 3.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国家推行土地轮休政策 C.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 D.农民经营无方土地抛荒 4.“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叙述,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状态下“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 A.租佃关系 B.人身依附关系 C.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D.雇佣关系 5.有学者说:“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被奇迹般地送到16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假设他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什么都不认识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人口爆炸性增长 B.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6.《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B.兴起于重工业 C.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D.电力的广泛使用 7.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主要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外国资本的挤压 C.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D.只引进西方先进科技而不学制度 8. 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较为迅速发展的 主要原因是 A.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B.欧美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洋务运动的诱导 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9.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民国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于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蒸汽轮船技术开始传入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10.下表主要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 钢产量 原煤产量 发电量 机床产量 食品加工 纺织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60% 19.70% 35.20% 354% 8.70% 7. 50% 3.70% 4.70% 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协调发展 一五计划钢产量的增加得益于武汉钢铁公司的建立建国初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D.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C.五四运动以后 D.国民大革命以后 18.20世纪60年代在天上(太阳),70年代在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手机),这是对20世纪我国老百姓看时间方式的生动写照。这反映了 A.不同年代的人看时间有不同的偏好 B.中国老百姓一直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C.我国的科学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 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提高了生活质量 19.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20.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

文档评论(0)

*****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