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铁路立交桥工程投标技术标..doc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穿铁路立交桥工程投标技术标.

****下穿铁路立交桥工程 投 标 文 件 ? 投标文件内容: 技术标 投标人: (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 (签字或盖章) 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 一、施工组织设计 3 第一节、 主要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3 (一) 编制依据 3 (二) 工程概况 3 1. 工程情况简介 3 2. 主要技术标准 4 3. 地质、地形概况及水文地质 4 (三) 主要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5 第二节、 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15 第三节、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17 (一)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 17 (二) 施工机械设备数量安排 17 第四节、 劳动力安排计划 18 (一) 劳动力组织措施 18 (二) 劳动力配置及进场计划 18 第五节、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20 (一) 质量目标 20 (二) 质量保证措施 20 1. 技术保证措施 20 2. 物资保证措施 21 3. 施工过程的保证措施 21 4. 纠正与预防不合格的保证措施 21 5. 物资搬运与交付保证措施 22 6. 质量教育和质量交底保证措施 22 7. 奖罚分明的保证措施 22 第六节、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23 (一) 安全目标 23 (二) 安全保证措施 23 1. 施工风险辩识及安全控制措施 23 2. 营线安全保证措施 23 3. 保证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9 4. 地上、地下管线防护的技术措施 29 5. 人身安全保证措施 30 6. 施工用电、防火安全 31 7. 桥涵施工作业劳动安全防护的技术措施 31 8. 施工应急预案 32 第七节、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34 (一) 工程进度安排原则 34 (二) 工期保证措施 34 第八节、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39 (一) 环境、水、文物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39 1.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39 2. 水土保持措施 42 3. 文物保护管理措施 43 (二) 文明施工措施 43 1. 文明施工目标 43 2. 施工现场管理 43 3. 现场机械管理 44 4. 现场物资管理 45 5. 施工营地绿化 45 6. 现场消防、治安措施 45 7. 文明施工措施 46 第九节、 施工总进度表 48 第十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 49 第十一节、 附表 50 表(1)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50 表(2) 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51 表(3) 进度计划横道图 52 表(4)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3 表(5) 临时用地表 54 二、拟分包项目情况一览表 55 一、施工组织设计 主要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编制依据 《****》招标文件。 《****》施工图设计。 国家及有关部门现行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条例。 相关规范 原铁道部标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2007版); 《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3-2008);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5-9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工程概况 工程情况简介 本项目的建设是为了满足**曾都经济开发区内部交通的需要。 **下穿铁路框架桥桥址处位于**曾都经济开发区,为随应丘陵地区;桥址区地形较为平坦,交通较发达,两侧连接**曾都经济开发区规划的****;线路右侧为村庄、旱地、农田。本桥因曾都经济开发区有规划32米红线宽的道路下穿汉丹铁路,而新建2-13.8m框架桥,封堵既有1-3.0m框架桥。 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铁路设计荷载:中-活载 桥下净空:不小于5.0米 设计行车速度:40KM/h 地震烈度:6度 地质、地形概况及水文地质 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整理表明,拟建桥址表层多为人工填土,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形成的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中砂、粗砂、砾砂、全风化含砾砂岩以及强风化含砾砂岩等,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素填土层(Q4ml)(层序号①):层厚0.50-2.00m,平均厚度1.22m,层顶标高72.91-75.05m。黄褐色、灰褐色,干,松嫩-压实,主要由粘性土堆填而成,局部夹有少量砂粒、碎石、转块等。岩土工程施工分级为Ⅰ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g09h0a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