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课件第15课 戊戌变法.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 19世纪60﹑70年代 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外商企业和洋务工业的刺激、诱导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四、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历史意义 2、历史意义: 推动中国近代化 政治: 习俗: 经济: 思想: 文教: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变更 封建专制制度的尝试,促进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奖励工商业,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和传统观念,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 基础,促进近代思想的启蒙。 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有利于西方科技的 传播;新学和报纸的风行,推动了近代文化和教 育事业的发展。 摈弃陈规陋习,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⑧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⑤改变了中国的政体。 ⑥出版印刷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⑦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 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吻合的是 ①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②开辟向西方学习强国御侮之路。 ③摒除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④通过变法,维新派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给沉闷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这是它贡献给时代,也是它留给后人最可宝贵的精神遗产。 思想启蒙 ③ ④ ⑥ ⑦ ⑧ 京师大学堂牌匾 五、维新时期的遗产 北京大学 维新时期的遗产 时务学堂教习(右二谭嗣同) 旧式私塾 维新时期的遗产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报刊和著述 维新时期的遗产 缠足 “天足会”奖章 梁启超等创办的“经正女学堂” 甲午危机,豆剖瓜分; 求变情绪,上下弥漫。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经政基础,先天不足。 维新思想,形式多样; 变法施政,立宪设局。 定国是诏,变法高潮; 出走溅血,昙花一现。 众说纷纭,历史反思; 进进退退,誉之毁之。 事实论证,尊重历史; 多元理解,宽容有度。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维新变法在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但结果却迥然不同。日本很快从内忧外患中解脱出来,走上了强国之路。而维新变法运动却最终失败。 试从两国的社会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和国际环境等方面作出合理的论证与分析。 * * * * * 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发展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图中熊代表沙皇俄国,虎代表英国,青蛙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肠代表德国, 19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他们主张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兴办学校等主张。局限: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更没有付诸行动。 在封建顽固派盘根错节的京城,热血沸腾但手无寸铁的书生们是如何掀起激荡全国的改革浪潮的? 1898年康有为呈递《应召统筹全局折》提出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持103天,史称“百日维新”(6月11日——9月21日)。 公车上书:汉朝时封建官府用车马接送被征召选举的读书人,后来人们用公车比作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新政中撤机构、裁冗员、废八股等内容。说明变法引起了顽固势力的仇恨,将遇到巨大阻力。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主持朝政 维新派摒除陈规陋习,提倡文明生活方式,戒缠足、兴女学等运动引领时代新风。 整编课文内容汇编的十二句话,来概述整个事件的始末.大家一起来朗读一下. 俄国1861年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起 1871年 德国统一与宪法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 中国戊戌变法 1898年 世界之潮流: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 思想理性化 中国之困窘:政治专制 经济落后 思想禁锢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课标要求 戊戌变法 考 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戊戌变法是高考重点内容之一。侧重变法的方式和内容的选择,特别着眼于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必修Ⅰ第14课《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必修Ⅱ第10课《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必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