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中国报业发展看福建省内报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从中国报业发展看福建省内报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中国报业产生及发展的历史
现代报刊是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面向社会的定期并连续发行的公开出版物。它是新闻传播事业中资格最老,兴起最早的新闻传播媒介。
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我国原始状态的报纸始于唐代。“开元盛世”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手写报纸,即报状。进奏院妆报是唐代进奏院职能强化的产物。到了宋代,不仅延续了唐代的手写新闻“报状”,还出现了印刷新闻。元代出现了由民间私自雕印发卖的“小本”。明代开始有了活版印刷术,有利于更大范围内传播新闻。明代的邸报具有中央政府公报性质,而且变成了中国封建官报的总称。源于明代的《京报》是由民间报房根据邸报的内容雕印发行的,它是无官报之名而有官报之实的民办报纸,明清两代言禁极严,还出现了统治者残酷镇压新闻工作者的报案。我国古代报纸,无论是封建官报,还是非法民报,其政治色彩都十分鲜明,都是政治斗争的舆论工具。
19世纪我国近代报刊的出现,是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同时开始的。最先用汉文出版的近代报刊和最先在我国用外文出版的近代报刊,都是外国人首先创办的。从1815年到19 世纪末,外国人在中国一共创办了200种汉文和外文报刊,占当时我国报刊总数的80%以上,基本控制了我国当时的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中国近代报纸的出现和发展是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宗教宣传和政治、经济、军事侵略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这期间出现了许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1815年8月5号,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是中国第一份汉文报刊。1822年在澳门办有我国第一家外文报纸《蜜蜂华报》。《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是1833年8月1号在广州创办的,是我国境内第一个汉文近代报刊。由麦都思在1853年主编的《遐迩贯珍》是鸦片战争之后在香港创办的第一家汉文报刊。这一阶段的近代报刊与古代报刊有较大变化。《万国公报》《申报》《新闻报》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报纸。这一时期的报纸已不是官方文件汇编,有编者自己的言论、消息和通讯,还有编者译自其他报刊上的材料及外边的来稿,品种较多,写法不一,内容广泛,体现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某种自由主义的倾向,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开始。鸦片战争之后,国人自办的汉文报纸始于艾小梅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继而出现了《广报》、《新报》、《汇报》、《述报》等汉文报刊,它们作为心形的资产阶级的喉舌,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宣传的先声。
我国近代报刊史上的第一个办报高潮,始于戊戌变法时期。在此期间由资产阶级改良派直接或间接创办的报刊达70余家,其中尤其以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一些骨干分子直接领导的《时务报》、《国闻报》、《知新报》最有影响。他们的办报活动,冲破封建统治者的言禁,使报刊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宣传救亡图存的媒介,从而提高了报业和报人的社会地位。在新闻业务上,改良派报刊做了多方面的改进,在政论写作方面创造了“时务文体”,涌现了如王韬及其创办的《循环日报》,以及梁启超这样的政治家,还有严复的《国闻报》,康广仁主编的《知新报》。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使更多人明白推翻风监督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才是改变中国的根本途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舆论与日俱增,掀起了我国第二次办报高潮。1900年《中国日报》的创办,标志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辛亥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内,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内外,创办汉文报刊120多种。在期间发生了许多新闻事件,也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报纸。“苏报案”是发生在上海租界清政府勾结帝国主义共同迫害革命报纸《苏报》的重大案件,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女报人在这一时期也创办了一些近代妇女报刊。于右任及其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史称“竖三民”,在中国新闻史上有重要的影响。
从1911年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的新闻事业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困难的时期,总的趋势是由政论时代想新闻时代演变。在这一演变中,产生了我国第一批名记者,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初步发展。民国初期进入了“报界的黄金时代”,但是接下来发生了“癸丑报灾”对新闻事业影响极大。1913年3 月,袁世凯派人暗杀了宋教仁。国民党系统报刊不惜篇幅连续报道事件真相,揭露和声讨袁世凯。袁世凯趁“二次革命”失败之际乘机对新闻出版事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摧残。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专业记者。其中包括被称为“民初三大记者”的黄远生(创立了“远生通讯”),刘少少、徐凌霄和稍后的邵飘萍、林白水、张季鸾、胡政之等等。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新青年》杂志创刊,从此我国开始了革命民主主义报刊登发展阶段。《新青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人主编和撰稿。1919年五四运动主要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报刊为阵地,掀开了我国现代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