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夹板类包装 货物标志 主标志,与副标志一同称为运输标志。全部记录 副标志,全部或部分记录 原产国标志 指示标志 危险货物标志 货物数量 重量 体积 件数 托运人的责任 承运人的责任 运费的计算 定义 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其本身性质、自 然条件及运输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 重量上不可避免的减少称为自然减量或自 然损耗。(Normal loss of quantity) (4)货物的自然减量(Tolerance) 引起自然减量的基本原因 干耗(蒸发或挥发) 多见于液体散货及含水量较多的蔬菜、水果等货物。 散失(飞扬与撒落) 多见于固体散货。 流失(溢渗、漏失或沾染) 自然损耗率 货物自然减量与接受货物时重量 的比值。 实际营运中对自然减量的处理 若非人为或非事故性的减量在国际 航运惯例公认的自然损耗率或贸易合同规 定的损耗限度内,则船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影响自然损耗率的因素 货物方面的原因 船舶方面的原因 装卸方面的原因 自然条件方面的原因 其他方面的原因 1、定义 在装货时,无论货物堆装的技术如何完善,货舱的某些部位或空间都无法利用来装货,该空间或部位称为亏舱。 货物装在货舱内所占的舱容与其量尺体积的差值。 十一、货物的亏舱(Broken Space) 2、亏舱的产生原因 货物与货物之间存在间隙; 货物与横梁、舷侧、舱壁等之间存 在间隙; 通风道; 货物衬垫、隔票; 货物系固绑扎等。 4、影响亏舱率的因素 货物种类和性质;包装大小和形状; 货舱形状及舱内设备;货物装舱部位; 货物堆垛方式和质量;配积载技术等。 3、亏舱率(Ratio of broken space) 十二、货物积载因数S.F. 1、定义 不包括亏舱的货物积载因数S.F. 1 包括亏舱的货物积载因数S.F. 2 计算舱内配货重量及计算配舱时 货物所占舱容。 3、积载因数的应用 区分货物轻重及判定船舶装载状态。 亏舱率 * 方反反复复 在运输中,货物含水量过多,会造成货物潮解、溶化、分解、生霉等变质现象。含水量过少,会使货物损耗、发脆、开裂等。为防止货物吸湿变质,需熟悉各种货物的安全含水量,加强温、湿度控制和采取防潮措施。 挥发性 货物挥发是指液体货物表面能迅速气化变成气体向周围空间散发,如汽油、酒精、原油等物品。 液体货物挥发的原因是由于液货表面的分子运动比其内部分子更为活泼,它的表面蒸汽压大于空气压力,故不断向空气中扩散。一般说来,货物温度高、物质沸点低、空气流动快、液货表面积大、气压低时,挥发速度就快。 在运输中,货物的挥发使货物重量减少,质量降低,还会产生有毒、腐蚀、易燃等危险性气体,使船舶处于潜在危险状态。控制液体货物挥发的主要措施是降低货物温度,使用坚固完好和封口严密的包装。 热变性 货物热变性是指货物因温度变化后引起形态变化的性质。有些散装货物如煤炭、矿砂等,如果水分含量较高时,在低温条件下冻结成块。某些低熔点货物在超过一定温度范围后,在形态上发生变化,如软化、变形、粘连、熔化等,此类货物有松香、橡胶、石蜡等。货物热变后,虽在成分上未发生质的变化,但容易造成货损、倒垛、沾染其他货物、影响装卸作业等后果。 货物热变与含水量、熔点、外界温度等因素有关,在运输中应控制货物含水量、低熔点货物装载于阴凉低温舱位、适当控制温度等措施。 胀缩性与物理爆炸性 液体货物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如处置不当,当温度上升后会引起体积膨胀而溢出舱内,导致水域污染。桶装油类遇高温会使油桶鼓起甚至破裂漏油,装于钢瓶内的压缩气体遇高温可引起内部气压急剧上升,当超过容器耐压值时,会引起物理爆炸。 放射性 货物放射性是指放射性物质其原子核能自发地、不断地放出无形射线的性质。这些射线如无合格的防护屏蔽会杀伤细胞、破坏人体组织,从而引起对人身的伤害。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分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和快中子流射线。同一种放射性物质能放射出一种或多种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是通过射线的内照(辐)射和外照(辐)射而实现的。内照射是指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吞食或吸入)在体内形成辐射源而放射射线;外照射是指由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在一定距离内对人体形成照射。显然,内照射时间长且不易消除,比外照射具有更大危害性。另外,不同射线的辐射危害也存在明显差别。 对放射性物质外辐射的防护包括有效屏蔽、控制接近的时间和距离。运输中要确保其包装完整无损,近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威体育精装版企业会计准则(完整版)(新).pdf
- 2023-2024年度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便秘的中药治疗参考答案.docx VIP
-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调整方案.pdf
- 联排别墅独立别墅施工组织设计.pdf
- 【地方标准】DB37T 391-2004 山东ⅠⅡⅢ ⅣⅤ型日光温室(冬暖大棚)建造技术规范.pdf
-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全国高考名校模考作文--漫画:从深渊爬到地面一样很厉害 .pdf
- 大学生消防安全PPT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新年好》.pptx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边城》课件(43张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