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古文重点20课篇目练习题文档
中考语文古文重点20课篇目练习题一、《论语》?1、 各章大意?答:1、“学而”章:对学习要认真,要按时复习;对人要热忱,要大度。?2、“温故”章:既要温习旧知识,又要有新的体会。?3、“学而不思”章:读书和思考二者不可偏废。?4、“子贡问”章:要善于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5、“默而’漳:孔子的学习方法——“默而识之”;孔子的学习态度——“学而不厌”;孔?子的教学态度——“诲人不倦”。?6、“三人行”章:择善者而师之(向周围人的一切长处学习)。?7、“诲女”章: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强以为知)。?8、“知之”章:要以学习为乐(爱学习固然是好,还要从中感到快乐)。?9、“子在”章:要珍惜时间,不停地学习(或照“注释”讲也可以)。?10、“吾尝”章:若思无益,不如多读书。?2、主题思想?答:参照第1条。?3、分别从哪些角度谈学习问题的。?答: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4、本文是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阐述句子有哪些??答:阐述学习态度的有:“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孔子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学而不厌”(人要有好学精神, 学无止境)?“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人要虚心求教)?“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要珍惜时光, 努力学习)?阐述学习方法的是:“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 需要按时实习才能掌握)?“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识, 才能从中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思, 无益, 不如学也”。 (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默而识之”(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 不断积累知 识)?二、《桃花源记》?1、层次结构?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树林、进入桃源、走出桃花源、复寻桃花源的顺序。?第一部分(l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为经过。?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后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第三部分(第4--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2、 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为什么??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3、怎样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压迫剥削,人民生活安定和乐的社会,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存在的,它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人民的愿望。?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桃花林之美的?写桃花林之美有何作用??作者从桃林之长、桃林之纯、草之鲜美芳香,花之缤纷飘落,描写出桃林之美。写桃林之美有两个作用:其一,有了桃林的奇丽景色,才引起渔人的惊诧、好奇心,他才会“复前行,欲穷其林”,最终发现桃花源。其二,有关桃林的这些描写,颇具神秘色彩,已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从氛围上作了铺垫。?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什么?表现桃源中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关系。?6、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7、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8、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通,鸡犬相闻。?9、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10、“皆叹惋”什么??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11、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12、课文以什么为线索?请具体列出。参考第1条答案?13、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1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15、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