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语法(一)解读
语法(一)古代汉语的实词与词序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实词概述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使用情况的不同表现: 词类活用现象比现代汉语普遍。 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动宾关系(使动、意动用法等) 一些实词的语法功能在现代汉语中已消失,而古代汉语中却经常使用(普通名词直接修饰动词,充当状语等。) 词类活用 定义: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可以临时具有其他类词的一些语法功能和结构特点的语言现象。 分类: 1.名词,形容词,数词作动词 2.使动 3.意动 4.名词作状语 名作动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⑵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齐晋鞍之战》 用肘顶 ⑶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 成为诸侯 ⑷风乎舞雩。---《论语》 吹风 形容词作动词 ⑴淮南王入朝,素善武安侯。--《史记》 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下》 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史记.信陵君列传》 数词作动词 ⑴势齐则不一,众齐则不使。--《荀子》 统一 ⑵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礼记》 百次地做,千次地做 ⑶庾仲初作《杨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價云:可三《二京》,四《三都》。 并列为三,并列为四 使动 定义:即述语带有使动意义的用法,述语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而是主语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物发出的 一、动词的使动: ⑴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 ⑵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 ⑶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子路从而后》 ⑷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 使….产生二心 二、名词的使动 ⑴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左传》 使我成为吴王 ⑵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 使异姓诸侯建国 ⑶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诗.小雅》 使其户向西南开 四、数词的使动 ⑴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 使其德不专一 ⑵“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上》 使之统一 意动 定义:即述语带有意动意义的用法,指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述语表示的性质、状态,或认为宾语是述语表示的人或事物。 一、名词的意动: ⑴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 把我当做门客 ⑵刑仁講讓--《大同》 以….为法则 ⑶以功为己--《大同》 认为….有功 二、形容词意动 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齐晋鞍之战》 以….为难事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 认为…美 ⑶以贤勇知。--《大同》 以….为贤 名词作状语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⑴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山海经》 表处所;在路上 ⑵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战国策》 表行为方式;当面 ⑶公翰般曰:“吾义固不杀人。”--《战国策》 表行为的依据;因为义所以不杀人 ⑷会論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汉书》 表行为的工具;用剑 特殊句式 判断句 被动句 句法成分的位置 判断句 定义和特点 基本构成类型 表达功能 1.定义: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是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作出判断的句子。 2.特点: 不用判断词“是”,往往在句末用语气词“也”帮助构成判断。 古代汉语判断句基本构成类型 基本构成类型:“主语+者,谓语+也” 例: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有时可以不用“者”,只用“主语,谓语+也” 例:董狐,古之良史也。 有时也可不用“也”,只用“主语+者,谓语” 例: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有时“者”、“也”都不用,只用“主语,谓语” 例:赵,秦之深仇。--《战国策·秦策二》 古代汉语判断句谓语的前面可以有副词修饰 1.否定判断句的构成一般是在充当谓语前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结构前加上“非” 例: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也?《庄子·秋水》(“非”表否定副词,不是判断词,译为“不”。) 2.其他修饰副词 例: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此特匹夫之勇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是皆秦之罪也。--《战国策·秦策一》 子诚奇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关于“是”和“为” 1.是 长作代词,充当主语 例:是社稷之臣也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共体育课课程排舞选项教学大纲.pdf VIP
- 不发火施工方案.pdf VIP
-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Home Sweet Home语法知识讲解和练习(2025秋).doc VIP
- 新教材高中物理 期末综合检测(A、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df VIP
- 2025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Home Sweet课文讲解学案.docx VIP
- 2024年新教材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2024新化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期末把关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VIP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语文全册课时练(课后作业设计).docx VIP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