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 2015一模.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3 【东城】(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21-24题。(共12分) 李白的人格魅力 陆钦 李白的人格魅力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志气、豪气、骨气。也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甲】精神,“输肝剖胆效英才”的【乙】精神,“安得折腰事权贵”的【丙】精神。 先说志气。李白特别热爱生活,热爱故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祖国的千山万水充满了激情。李白用天才的诗笔生动地描绘了唐代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佳作。李白有诗:“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这就是说,他曾经立志要像孔子那样总结论述一代政教文化,辉映千载。而实际上,阴错阳差,苦读书,勤走路,多写作,他却像司马迁一样用文史家的良知、真心反映了所处的时代的精神风貌。他坚信自己的文笔可以达到“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江上吟》)的效果。 再说豪气。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考察有三个黄金时代,即春秋战国、唐代李世民到李隆基的时代、清代康乾时代。李白不愧为生活在第二个黄金时代的人杰。他决心用自己的才能报效社会,他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一种豪气,豪壮气概,他认为总会有一天长风破浪渡沧海,冲破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的大量诗文可以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语),李白歌颂姜太公、鲁仲连、剧辛、乐毅、张良、诸葛亮,就是表明自己要像这些历史上的功臣那样,报效国家。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作用,可以说实现了“输肝剖胆”的诺言。 三说骨气。李白的长安出仕,遇到了挫折。他受到张某、高某、杨某的怠慢和排挤,尤其是唐玄宗在高某等人面前说李白“此人固穷相”,李白愤怒了,他毅然离开长安,这本身就是一种叛逆,一种骨气。因为他不想“摧眉折腰事权贵”。他大写“行路难”、“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里有很深的人生哲理。表面上写行路的艰难,实际上是表明人生旅途上的艰险。他的豁达胸怀,类似庄子,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借酒销愁,抒发情怀,类似陶渊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对李白有很大影响。李白说“与尔同销万古愁”,销愁之后干什么?还是要“效英才”啊。 总之,李白的志气,是他生活的底气;豪气,是他生活的风度;骨气,是他生活的气概。这三种气质构成了李白的人格魅力。 (有删改) 21.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短语分别填入【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⑴积极奋进 ⑵果敢叛逆 ⑶坚信不疑 22.本文大量引用了李白的诗句,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体会这句诗在文中的作用。(3分) 23文章第③段中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诗句的意思是: , 。(2分) 24.作者对李白人格魅力的概述是否恰当?写出你的判断和依据。(4分) 参考答案: 21.答案:【甲】 ⑶ 【乙】 ⑴ 【丙】 ⑵ 评分:共3分。每空1分。 22.示例:文章的第②段引用李白“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的诗句,意在表明李白曾经立志要像孔子那样总结论述一代政教文化,辉映千载。这种志向的表白,恰当地表现了李白人格魅力中的志气。 评分:共3分。引用1分,理解2分。 23.要点:写李白笔落生花,⑴连风雨为之感到惊讶。⑵连鬼神也为之感到哭泣。 评分:共2分。每个要点1分。 24.示例:(一)我认为作者对李白人格魅力的概括是十分恰当的,李白的确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他的著名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恰当地表现了他人格魅力中的骨气。 (二)我认为作者对李白人格魅力的概括不够恰当,浪漫主义情怀是他人格魅力的主要特点,他的许多诗句都表现出这一特点。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都表现出伟大的浪漫主义情怀。 评分:共4分。判断和依据各占2分。 【西城】(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7题。(共11分) ①美食、睡到自然醒、朋友的温暖祝福……这些生活中微小而确切的幸福,被称为“小确幸”。近年来,“小确幸”很受年轻人追捧,他们常常是在梦想遇挫之后,发热的头脑或者如火的热情开始降温,便开始慢慢学会享受“小确幸”。   ②最初,“小确幸”是被各方肯定的。毕竟关注确切的幸福,意味着珍惜当下,不再躁动不安,不再好高骛远,没什么不好。不过,最早流行“小确幸”的台湾,今年以来却传出不少批评的声音。有人认为,很多年轻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开一间咖啡店,没有远大的目标。如果年轻人耽于“小确幸”,不思进取,将损及台湾未来的竞争力。   ③当然,担忧者都是有一定年纪的老先生。他们担心,理想遇挫的年轻人,是通过生活细节寻找自我存在感,从而迷上“小确幸”;他们担心,如果最具活力和激情的年轻人,都失去朝气,安于现状,个人的“小确幸”将演变成社会之“大不幸”。而年轻人大都不认同老先生们,他们认为“小确幸”不过是闻到雨后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