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篇 水污染防治工程基础与实践 第1章 污水物理化学处理工程基础 水中污染物分类: 按污染物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 按化学特性分为:无机物、有机物 按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1.1混凝 大纲要求:掌握混凝的技术和方法 概念:通过投加混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物质以及细小的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使之能与水分离的过程。 1.1.1胶体的基本性质 胶体的表面电荷与胶体的稳定性 1.1.2混凝动力学 I异向絮凝:细小颗粒在水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撞击下做布朗运动所造成的颗粒间碰撞聚集 同向絮凝:指由外力所造成的流体运动而产生的颗粒撞碰聚集, 外力有两种方式:机械搅拌和水力搅拌。 混凝过程的控制指标参数: 在水处理中,使胶体脱稳的过程称为“凝聚”,脱稳胶体相互聚集的过程称为“絮凝”,混凝是两者的统称。凝聚的设备为混合设备,絮凝的设备为絮凝池,要掌握其控制参数 混合池:速度梯度G=500~1000S-1,水力停留时间T=10~60S,GT=(1~3)×104 絮凝池: G=20~70S-1,水力停留时间T=15~20S,GT=104~105 1.1.3混凝工艺 混凝机理: 电性中和: 由于异号离子、异号电荷或高分子带异号电荷部位与胶核表面的静电吸附,中和了胶体原来所带电荷,从而使胶体脱稳。 吸附架桥: 利用高分子的长链结构来连接胶粒形成“胶粒-高分子-胶粒”的絮状体。 沉淀物的卷扫(网捕): 以铝盐和铁盐为滋凝剂时,所产生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在沉淀过程中,能够以卷扫(网捕)形成,使水中的胶体微粒随其一起下沉。 关于混凝工艺今年考了一道题:题目是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去除水中胶体粒子的主要作用机理:选项为a压缩双电层;b电性中和;c吸附架桥;d沉淀网捕,根据教材中29至31页的内容可知应该选择c吸附架桥,即投加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某一基团与胶粒表面某一部位互相吸附后,该高分子的其余部位则伸展在溶液中,可以与表面有空位的胶粒吸附,这样形成了一个“胶粒-高分子-胶粒”的絮状体,高分子起到了对胶粒进行架桥连接的作用。 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 水温:水温低影响混凝效果 PH值:对于不同混凝剂的影响程度不同 碱度:应保证一定的碱度 水中杂质的性质、组成和浓度:大小不一的颗粒有利于凝聚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 混凝剂与助凝剂: 助凝剂是为了改善或强化混凝过程而投加的一些辅助药剂。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 溶解池(储液池)容积:W1=(0.2~0.3)W2 溶液池容积:W2= 计量设备:定量投药泵、转子流量计、电磁流量计、孔口计量设备等 药剂投加:重力投加、压力投加 1.1.4混合和絮凝的基本要求和方式 影响混合的因素:药剂的品种、浓度、原水的温度、水中颗粒的性质和大小等,混合方式基本上可分为水力混合和机械搅拌混合两类。 完成絮凝的两个主要条件:具有充分絮凝能力的颗粒和保证颗粒获得适当的碰撞接触而不致破碎的水力条件。 1.2沉淀、澄清及浓缩 大纲要求:掌握沉淀、澄清及污泥浓缩的技术和方法 1.2.1沉淀原理和分类 沉淀原理: 利用某些悬浮颗粒的密度大于水的特性,将其从水中去除。 沉淀分类 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拥挤沉淀压缩沉淀 在城市污水处理流程中,在沉砂池中砂粒的沉淀一般为自由沉淀,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为絮凝沉淀,二沉池下部污泥的沉淀为拥挤沉淀,活性污泥在污泥浓缩池中的浓缩过程为压缩沉淀,这部分内容今年也出了一道题目,题目的内容大致是关于沉淀分类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4个选项内容为:a沉砂池是自由沉淀;b混凝沉淀为絮凝沉淀;c二沉池底部应该是压缩沉淀,与污泥浓缩池一样;d浓缩池是压缩沉淀,从选项内容来看,abd都是正确的,c选项中二沉淀下部污泥的沉淀为拥挤沉淀,不是压缩沉淀,所以c错误。 沉淀颗粒的沉速 低流速的离散性颗粒,在水中受到重力、浮力和水的阻力三个力的作用,其合力决定颗粒在水中的加速度和沉速。 沉淀试验 自由沉淀试验 絮凝沉淀(干扰沉淀)试验 拥挤沉淀试验 1.2.2沉淀池 沉淀池的分类 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和竖流式沉淀池 按在工艺流程中位置不同,可分为初沉池和二沉池 按截除颗粒沉降距离不同,可分为一般沉淀池和浅层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 构造:进水区、出水区、沉淀区、缓冲层、污泥区及排泥装置 平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掌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根据静置沉淀试验所求得的沉速和表面负荷等数据来计算。(P41~P42的公式) 掌握污泥区的计算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年级迎春杯数学试卷.doc VIP
-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2).pdf VIP
- 思遵高速公路SZTJ标的施工组织研究设计.doc VIP
- 思遵高速公路SZTJ-11标的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财信证券-基金深度报告:美国REITs梳理专题.pdf
- 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分析.doc VIP
- 《如何写好科研论文》期末考试答案(分类好的).pdf VIP
- 2021年天津外国语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意大利语语言文学》试题(原卷).pdf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实验室安全培训(首都医大)》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小小营养师》幼儿园大班健康PPT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