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思想史[精选].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思想史[精选]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主讲:周欣宇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教研室 第一讲 导 言 一、寻找法的历史维度 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 现代法律思想有自己的特征,但尚包含以前各时代的遗产。法律思想史上一时代的特征,即为对前时代的反动或为其补充及继续发展,这意味着现代的法律思想即为过去二千多年以来人类先知先觉法律思想的沉淀物。欲根本理解现代法律思想,法律思想史的研究是绝对必要的。 ——田中耕太郎:《法律哲学概论》 二、中国法律思想史概览 (一)概念 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我国历史上支配各个时代法律内容的根本原理及其流变,并阐明它们对当时和后代法律制度所产生的影响。 因此,中国法律思想史是一门涉及史学、法学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中国历史上不同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代表人物的法律思想的内容、本质、特点、作用、演变的过程和发展规律。 研究方法 历史考证的方法 事实描述的方法 理论分析的方法 (三)研究资料 ⒈基本研究资料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⒉出土文物 甲骨文 金文(钟鼎文) 简牍文书 敦煌文书 ⒊档案文献 内阁档案 巴县档案 淡新档案 宝坻档案 南部档案 紫阳档案 民国档案 三、中国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中国法律思想的萌芽期 夏——西周 (二)中国法律思想的争鸣期 春秋——战国 (三)中国法律思想的成熟期 秦汉——鸦片战争前 (四)中西法律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期 鸦片战争后—— 四、参考书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 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 马小红:《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 饶鑫贤、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通史》 第二讲 萌芽期的法律思想 神权法与“礼治”思想 一、夏商的神权法思想 《后汉书》:“獬豸,神羊,能辨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 (一)“受命于天”与“天降典刑” 夏商两代统治者对鬼神很虔诚,非常重视祭祀。 夏朝统治者开始利用神权。 “有夏服于天命” ——《尚书·康诰》 夏禹:“菲饮食致孝于鬼神” ——《论语· 泰伯》 商朝统治者把神与自己的祖先联系起来,从血缘上找到了统治正当性的依据。 本部族与上天有密切联系,为人间至尊: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经·商颂》 自己的祖先是上天的好友: “宾于帝” (二)“代天行罚” “有扈氏威侮 五行…… 今恭行天罚” “有夏多罪,天 命殛之” 二、西周对神权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对神权法思想的继承 继续利用神权法思想,如: “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宁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用。呜呼!天明畏,弼我丕丕基。”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 (二)周公对神权思想的修正 ⒈“以德配天” 天是公正的: “天命靡常” 天命转移以“德”为前提条件: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德的主要内容:敬天、敬祖、保民 保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尚书·周书》)、“知小民之依” ⒉ “明德慎罚” (1)推崇德政 勤政、惠民、裕民和任贤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侍士,犹恐失天下之士” (2)慎用刑罚 区分故意和过失——“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有罪厥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既盗极厥罪,时乃不可杀” 慎重断案——“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 不可乱加干涉狱讼——“文王罔敢知于兹,仅文王之孙,其勿误于庶狱” 不株连无辜——“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重视教化,先教后刑——“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又惟殷之迪诸,诸臣惟工,乃湎于酒,无庸杀之,如惟教之。” 三、三代的“礼治”思想 (一)礼的起源 礼源于祭祀 “礼,履也,所以事神以致福也。” “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 ★礼开始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它首先是一种祭祀仪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后来,它逐渐演变为氏族内部的行为规范,早期的礼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二)礼的核心——宗法制度 宗法制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种制度确立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周,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⒈宗法制的产生 经济发展的不足 国家出现的较早 血缘纽带的延续 ⒉宗法制的内容 等级制 分封制 世袭制 (三)西周的“礼治”思想 ⒈西周“礼治” 对夏商两代的继承与改造 夏代“礼治”的核心——“忠” 商代“礼治”的核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