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国画意境的表现》.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論中国画意境的表现》

论中国画意境的表现 纲要:本片论文赏析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沈周的《庐山高图》、八大山人的《荷花水鸟》图,从画面结构、表现形式、画面内容、色彩表现、画家身平、自身理解等各个方面进行赏析,并在对着三幅名作的赏析之中,总结出中国画意境是什么,从五个方面剖析了中国画的意境是怎样表现的。 关键词:中国画 意境 表现 中国画具有明显的特征,独特的意境,它用中国独有的笔墨语言融会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审美意识,哲学观念,形成了渗透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形式风格。以下三幅著名的中国画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一、清明上河图 这幅作品的名字是《清明上河图》,它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作品。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他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有五百五十余人,牲畜五六十匹,船只二十余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13辆,轿14顶,桥17座,树木约180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 《清明上河图》全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是市郊景物画,第二段是汴河,第三段是城内街市。先是汴京郊外的景象,农民在田里耕作,有钱人扫墓归来,路上,驮队、挑夫、骑马坐轿的人物正匆匆进城。接下去是最精彩的部分——汴河。汴河上的拱桥如一道彩虹,桥上行人如潮,熙熙攘攘,磨肩擦踵,桥下舟楫相竞相争。许多细小情节刻划得极有情趣,如桥头一匹惊马造成险情,毛驴被惊吓,好奇的人在围观。接着又描绘汴京的街市,汴京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中官府衙门、民居宅院、作坊店铺、茶肆酒楼,屋宇错落,林林总总,街上车水马龙,九流三教,应有尽有,百业兴隆,热闹非凡。画家通过对汴京城内建筑、商贸、交通、运输几个方面的描绘,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华和发达。画面展开一幅从容的景象,有张有弛,形成有趣的对比和节奏感。 清明上河图内容丰富,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河流,城墙,人潮,茶肆,小童,大街小巷,士农工商等等集于一体,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有疏有密。如此丰富的画卷却不显得杂乱,人物穿插,城市布局都合情合理,处理的恰到好处,纵观全画,能感受到热闹,却感受不到杂乱;能感受到丰富,却不觉得腻味。整幅画浑然一体,引人入胜,向人们展示着当时汴京的生活,足以见此画结构之严谨,作者功力之深厚。同时,画作中的细节也十分动人,让人觉得趣味横生,例如河中没卸货的船只吃水深,而卸完货的船只吃水较浅等等,甚至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纤毫毕现,交待得一清二楚,这些细节上的处理让画更具韵味,让人叹为观止。 二、《庐山高图》 这幅画是明代大家沈周的著名国画山水作品——《庐山高图》。 《庐山高图》画为长轴,纸本设色,纵193.8 公分,横98.1 公分,原属京故宫旧藏,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人。吴门四家之首,在画法上宗学王蒙,景色繁茂,草木华滋,笔法甚密,风格细秀,文雅蕴藉,属“细沈”代表作。他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悠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蔑视恶浊的政治现实,一生未应科举,始终从事书画创作。 《庐山高图》是沈周四十一岁时为祝贺老师陈宽七十寿辰的精心之作。画家描绘江西庐山之高,象征老师的道德高尚,同时表示对老师的崇高敬意。此画仿王蒙笔法,画家采用全景式构图,以高远法布置画面,山峦重叠,草木繁茂,草木丰茂,飞瀑高悬,云雾浮动,结构严谨,气势雄伟。画面右下角山坡,两棵劲松虬曲盘缠,形成近景;中景以著名的庐山瀑布为中心,水帘高悬,飞流直下,两崖间木桥斜跨,打破了流水飞白的呆板,两侧巉岩峭壁,呈内敛之势。瀑布上方庐山主峰耸立,云雾浮动,山势渐入高远。构图由近景的山坡虬松,中景的瀑布、巉岩、峭壁,远景的庐山主峰,自下而上,由近及远,近、中、远景相连,一气呵成。 《庐山高图》整幅画乍一看上去好像普通的山水作品,但是细细品味画中的山水景色,我们可以感受到画面中那种独有的愉悦之感,画家用几种色彩描绘出险俊的高山,渲染的笔法描绘出朦胧的云雾,山涧一道瀑布静静的流淌,两崖间木桥斜横,高大的松树与

文档评论(0)

df9v4f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