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杏花春雨江南与骏马秋风冀北.docVIP

第六讲杏花春雨江南与骏马秋风冀北.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讲杏花春雨江南与骏马秋风冀北

第六讲:“杏花春雨江南”与“骏马秋风冀北” ——电子信息时代的优美与崇高、丑与恐怖 朱光潜先生生前曾说:“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可以象征一切美。确实,由“骏马”、“秋风”、“冀北”,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北国的大漠平陆慷慨悲歌之士,想到羌笛悠悠胡雁哀鸣平沙莽莽,这是一种“阳刚之美”;而“杏花”、“春雨”、“江南”则让我们联想到南国的烟雨楼台才子佳人,想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又是一种阴柔之美。 这两种类型的美在我们经验范围内并不难区分。雄鹰古松不同于嫩柳娇莺、悬崖瀑布不同于小桥流水、苏东坡“大江东去”的豪迈不同于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 中西方美学对这两种类型的美很早就有论述: 在西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最早尝试对美的形态进行分类,他说:“我们可以看到,美有两种。一种美在于秀美,另一种美在于威严;我们必须把秀美看作是女性美,把威严看作是男性美”。西塞罗所说的“女性美”和“男性美”颇接近中国《周易》中“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指称。但中国主要是建立在气论的基础上。 《周易》哲学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二气交互作用产生万物,万物都具有阴阳属性。同时阴阳二气也是宇宙生命发展变化的动力。这种宇宙构成论后来渗入美学,中国古代美学理论就把所有美的事物分为“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到了清代,魏禧在《文濲序》中对此也有较好的描述: 阴阳互乘有交错之义。故其遭也而文生焉。故曰:风水相遭而成文。然其势有强弱,故其遭有轻重,而文有大小。洪波巨浪,山立而汹涌者,遭之重者也。沦涟漪濲,皴蹙而密理者,遭之轻者也。重者人惊而快之,发豪士之气,有鞭笞四海之心。轻者人乐而玩之,有遗世自得之慕。要为阴阳自然之动,天地之至文,不可以偏废也。 阴柔之美就近似于优美,阳刚之美则近似于崇高。我们先谈优美: 一、优美 1、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一般来说,优美的对象都符合形式美的原则:对称、均衡、合比例、多样统一。美的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象自然可亲可爱,充满了自由性和动态性。在此,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德国美学家文克尔曼对古希腊造型艺术的分析,看看优美的对象与形式是如何和谐统一的: 文克尔曼(1717-1768)对古希腊造型艺术颇有研究,认为它们有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即内在和谐在外观形式上的体现。他以维纳斯雕像为例,说明它是以两点来体现“单纯”和“伟大”的——表情和体态。表情:宁静、安详、沉稳——内在心灵和谐的反映;体态:健康而修长、直立而多变,从任何一面看都是“S”形(“最美的线”,荷迦兹语),优雅、舒展,体现一种自由——实为心灵自由的体现。总之,从维纳斯这具雕像上面我们能感受到“她”内在心灵的和谐,而外在造型又符合形式美的原则,可以说,内容与形式是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 相形之下,雕刻家米隆的《掷铁饼者》则不是一个优美的雕像。这具雕像选取的是一位掷铁饼者全部体能即将爆发的一刹那,我们感觉到铁饼似乎眨眼间就要从运动员手中飞出去,这是一种力量之美、阳刚之美。 需要说明的是,优美不单指具体事物,中国古代也有一种优美的人生境界。儒家提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即“文饰”,是美的形式、外表。“质”即内容、内在的道德品质,是心灵的和谐。“彬彬”是参杂搭配适当,“文”、“质”统一,才成为君子,这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形象。 2、优美的对象是在审美和实践中易于把握的 18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克曾论述优美有七个特征:a、小巧;b、光滑;c、形体组成的各部分是逐渐变化的;d、形体组成的各部分不露棱角;e、身材娇弱;f、色彩鲜明而不刺眼;g、如果必须有耀眼的颜色,它必须与其他颜色和谐统一。博克的论述尽管只是经验的描述,但在“易于把握”这一点上都是共同的,面对一个优美的对象时,我们不费什么心力就在瞬间发现了它的美,优美感是一种当下即得的感受。 20世纪初,英国美学鲍桑葵曾将美区分为“艰难的美”和“平易的美”,“平易的美”就是优美、是看上去单纯而且容易把握的。 朱光潜也曾说:“秀美的事物立刻就叫我们觉得愉快,它的形态恰合我们的感官脾胃,它好比一位亲热的朋友,每逢见面,他就眉开眼笑地赶上来,我们也就眉开眼笑的迎上去,彼此毫不迟疑地、毫无畏忌地握手道情款。我们对于秀美事物的情感始终是欢喜的肯定的,积极的,其中不经丝毫波折。”朱先生这段话既说明优美对象的易于把握,也道破了优美感的特征: 3、优美感的特征:松弛、舒畅、欣然怡悦的快感 诚然,面对一件优美的事物时,我们既没有面对崇高对象时的那种恐惧或惊叹,也没有欣赏喜剧时的开怀大笑手舞足蹈,更没有欣赏悲剧时的那种长吁短叹悲痛欲绝。有的只是一种宁静的喜悦、圆融的满足和轻盈的愉快。风在轻轻地吹、鸟在欢快地唱,“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不知不觉中我们泯灭了物我的界限,纵身于大化之中,怡然自得地欣赏着竹韵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