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_自己整理的部分重点_精选.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人刚参加2015考研,感觉矿床这一科,应以课本为重,辅以历年真题,理解是第一要素,其次要记牢记扎实。要想学明白矿床,必须下功夫,我建议从8月份就应该开始看,别的科我不知道,但是矿床绝对是需要时间去整理,去记忆,为什么?因为内容多啊,它即系统又零碎,有些知识点不理解,光死记硬背,一会就忘记了。还有,知识点一定要自己整理一遍,别在书上划一划就不管了。至于用哪本教材的问题,我用的是翟裕生版本《矿床学》,袁见齐版矿床学,还有一本是薛春纪编的《基础矿床学》,2015年大纲上没有指定用哪本,但是这几本都大同小异,把其中一本看明白就好,其他有余力也要看看。下面是我自己整理的一些题,供大家参考。 热液矿床 各种成因的含矿气水热液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于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岩石中,通过充填和交代等成矿作用方式而形成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热液矿床的一般特征(02,12) 1形成矿床的含矿热液是多来源的:岩浆热液(包括火山?次火山热液)、地下水热液、海水热液、变质热液以及混合热液。 2含矿热液成分复杂(H2O+挥发分+多种金属组分),成矿地质环境各异,形成的矿床类型和矿种众多,物质成分复杂。 3成矿的温度和深度较其它内生矿床低和浅: 温度一般<400 ℃,深度为深?中深(4.5~1.5 km)或浅?超浅(1.5 km~近地表)。 4构造控制作用极为显著:各种构造裂隙既是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又常是成矿物质沉淀的场所。 5成矿时间既可晚于围岩(后生矿床),也可与围岩近于同时(同生矿床,如VMS和SEDEX矿床)。 6成矿方式主要有充填作用、交代作用和化学沉积作用,成矿作用受热液性质、围岩岩性和构造条件的控制或影响,矿床常具不同程度的围岩蚀变。 7矿体多呈脉状、网脉状、似层状、凸镜状等;矿石构造有脉状?网脉状、对称带状、皮壳状、角砾状、晶洞状、浸染状及块状等。 8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金属矿物以硫化物、氧化物、砷化物及含氧盐等为主;非金属矿物有碳酸盐、硫酸盐、含水硅酸盐、石英等。 9矿床形成过程具有多期多阶段性,不同成矿期和成矿阶段常形成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 10矿床围岩蚀变发育,矿化蚀变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热液矿床的工业意义 热液矿床类型众多,工业价值巨大。 —大部分的有色和贵金属矿产:Cu、Pb、Zn、 As、Sb、Hg、W、Sn、Bi、Mo、Au、Ag等 —稀有、分散和放射性元素矿产:Li、Be、Ga、 Ge、In、Cd、Tl、Se、Te、Re、U等 —非金属矿产:自然硫、重晶石、萤石、明矾石、 水晶、菱镁矿、冰洲石、石棉等 这些矿产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中都是极为重要的。 斑岩型矿床 凡是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与浅成或超浅成中酸性斑岩体有关的细脉浸染型矿床,通称为斑岩型矿床。斑岩型矿床过去又称为“细脉浸染型矿床”。 斑岩型矿床包括斑岩型Cu、Mo、Au、Sn、 W、Pb-Zn (-Ag) 等 斑岩型矿床的特点—经济特征 1矿床常成群、成带分布,规模巨大。斑岩型Cu矿是当今世界铜矿的最主要类型,占探明储量的50%以上;Mo产量70%来自斑岩型矿床;斑岩型铜矿的储量一般为几百万吨,有的达几千万吨;斑岩型金矿的储量一般为几十吨至几百吨,有的达上千吨。 2矿床埋藏深度浅,适合于大规模、机械化的露天开采。 3矿石品位较低(Cu一般为0.4?1 %),但矿化分布均匀,矿石工艺性能稳定,可选性好。 4矿石中常伴生有多种有用组份可供综合利用, 除Cu、Mo、Au、W、Sn、Pb、Zn外,尚可综合回收Ag、Re、Co、S、Se、Te等元素。 斑岩型矿床的特点—地质特征 1时空分布 —空间上集中分布于滨太平洋带(Cu储量 500万t的超大型斑岩矿床的90%),次为特提斯?喜马拉雅带(~5%)和中亚?蒙古带(~4%)。 —时间上集中分布于新生代(~60%),其次是中生代(~35%)。 2大地构造背景 —斑岩型矿床主要产于汇聚板块的边界,包括大洋板片俯冲产生的岛弧和陆缘弧环境(滨太平洋带),以及陆?陆碰撞造山(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亚?蒙古带)环境。 岛弧环境的斑岩型矿床:主要环绕西太平洋广泛分布。 陆缘弧环境的斑岩型矿床:广泛分布于太平洋东海岸,经典成矿省包括安第斯中部和美国西部。 碰撞造山环境的斑岩型矿床:主要分布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和中亚?蒙古带。 3岩浆岩 —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均与斑状结构的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体有关,如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二长斑岩、石英斑岩、粗安斑岩、英安斑岩等,它们常与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等钙碱性系列喷出岩有联系。 —含矿斑岩体的形态多为岩株、岩筒或岩钟状,矿化集中在斑岩体上部或顶部的内外接触带中,出露面积一般较小(多1km2)。 4控岩控矿构造 —含矿斑岩体和矿床受区域性断裂构造控制,尤其是两组断裂的交汇处。 —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