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知识演示文稿2总结.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选择育种 选择育种:也称系统育种,是利用选择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鉴定、比较试验,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选择的实质就是根据自然或人为变异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变异是选择的基础,遗传是选择的保证。 作物的育种方法 (二)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配亲本,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新品种中。 分类:常规杂交育种(结合选择育种进行) 远缘杂交育种(近缘物种间) 杂种优势利用(杂交种) 杂交育种流程 (三)其它育种 诱变育种:物理或化学诱变 倍性育种:多倍体、单倍体 生物技术育种: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四)引 种 引种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分为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 引种的主要内容: ①引种材料的品种试验②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的观测③适生优良品种的选择④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⑤引进材料的繁殖试验等 良种繁育 良种繁育:就是迅速扩大新品种种子的数量,提高种子质量,以满足生产需要的过程。 种子繁育体系 ①自交作物的良种繁育 防止机械和生物学混杂 ②杂交作物的良种繁育 保证亲本纯度,提高制种效率 第八章、旱作农业 1、旱地农业水资源现状 干旱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农业灾害 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 河川径流量:2.6万亿立方 人均径流量:2540立方,为美国的1/5 耕地公顷均径流量:26250立方,是世界平均数的2/3 我国以不足世界6%的径流量供养23%的人口。 2、干旱地区水资源特点 (1)降水有限,水资源数量少 (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变率大春旱严重 (3)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4)土壤水分蒸发量大,蓄水保墒艰难 (5)地形破碎,田高水低,用水难度大。 3、旱地农业途径 (1)雨水资源利用技术 集雨系统、输水系统、蓄水系统、用水系统 (2)节水灌溉技术 沟灌、膜上灌、喷灌、滴灌、微灌、渗灌等 (3)覆盖保墒技术 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留茬覆盖等 (4)旱地水分调控技术 深翻耕地接纳雨水、 耙耱保墒技术 镇压提墒技术 中耕保墒技术 化学调控水分技术(保水剂、黄腐酸、稀土) 4、旱地保护性耕作 (1)土壤侵蚀(水蚀、风蚀) (2)保护性耕作技术 深松耕、少耕免耕、水土保持工程 (3)旱地农业结构调整 * 从全球范围来看,光的分布决定了热量的分布,因而也间接地对作物分布起重要作用。作物对光的适应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大豆、马铃薯和豌豆较耐阴;作物布局时可安排在阴坡种植,在间套种布局中有重要意义。 在改变作物结构时常常引入其他地方的作物或品种,这时就需要考虑到作物的光周期特点。 * 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好。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于美国,耕地少于美国, 增强全年产量稳定性 * 2、应尽量压缩农耗期,延长有效作物生长期,采用套作、移栽、地膜覆盖等技术,提高热量利用率 第六节、收获、粗加工和贮藏 一、收获时期 适期收获是保证作物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收获过早,种子或产品器官未达到生理成熟或工艺成熟。收获过晚,易造成落粒、发芽霉变,并影响后季作物的适时播种。 作物的收获期,因作物种类、品种特性、成熟度和天气状况等而定。当作物达到适合收获期时,在外观上,如色泽、形状等方面会表现出一定的特征,因此,可根据作物的表面特征判断收获适期。 (一)种子和果实类 这类作物的收获适期一般在生理成熟期,如禾谷类、豆角、花生、油菜、棉花等作物。 禾谷类作物穗子各部位种子成熟期基本一致,可在蜡熟末期和完熟初期收获。 油菜以全田80%植株黄熟、角果呈黄绿色、植株上部尚有部分角果呈绿色时收获,可达到“八成熟,十成收”的目的。 棉花因结铃部位不同,成熟差异大,以棉铃不断开裂不断采收为宜。 豆类以茎秆变黄,植株中部叶片脱落,荚变黄褐色,种子干硬呈固有颜色为收获适期。 (二)块根、块茎类 这类作物的收获物为营养器官,无明显的成熟期,地上茎叶也无明显成熟标志,一般以地上部茎叶停止生长,逐渐变黄,块根、块茎基本停止膨大,淀粉或糖分含量最高,产量最高时为收获适期。 甘薯的收获期要根据耕作制度和气候条件,收获期安排在后作适期播种之前,气温降至15℃时即可开始收获,至12℃时收获结束。过早收获降低产量,过迟收获,会因淀粉转化而降低块根出粉率和出干率,甚至遭受冷害,降低耐贮性。 马铃薯在高温时收获,芽眼易老化,晚疫病易蔓延,低于临界温度收获也会降低品质和贮藏性。 第六章、种植制度 第一节、种植制度的概念 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布局 与种植方 式的综合,为耕作制度的核心内容。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