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代谢综合征是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是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症等多种疾病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直接导致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造成死亡。
.
肥胖能带来代谢综合症
www.XINHUANET.com
据对上海市社区居民的调查,在高达约15%的代谢综合征患病人群中,大腹便便的人患代谢综合征的最多。昨天,代谢综合征专题研讨会传出信息,肥胖直接带来高代谢综合征风险,当BMI(体重指数)大于等于30时,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提高10倍。
; 代谢综合征是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症等多种疾病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直接导致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造成死亡。
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调查,目前在中国城市20岁以上的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4%-16%。代谢综合征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在50至70岁人群中达到发病高峰,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据预计,患有代谢综合征的病人,在未来7年里,每8个人就会有1人因代谢综合征死亡,其中因糖尿病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发生数量是血糖正常者的4.5倍。
昨天与会专家特别提醒那些还没有达到代谢综合征高发且易于干预的中青年人,必须提前进行生活方式重塑,如积极的运动、减轻体重,必要时进行调脂、降糖、降压等针对性药物治疗。
据悉,降糖干预一年,可以降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约50%。另外,超重儿童的生活方式干预应当尽早进行。
代谢综合征,你该知道的
●你的血压是否超过140/90mmHg?
●你的空腹血糖是否超过6.1mmol/l?或餐后血糖超过7.8mmol/l?
●你的空腹血甘油三酯是否超过1.7mmol/l?或空腹HDL-C小于0.9mmol/l(男)?、1.0mmol/l(女)?
●你的体重/身高的平方是否超过25Kg/m2?如果以上4项中有你3项的回答为“是”,那么你就应当尽快去求医。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建议的诊断标准,你已是代谢综合征患者。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
代谢综合征
英文名称:
metabolic syndrome
定义:
一种合并有高血压以及葡萄糖与脂质代谢异常的综合征。伴有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应用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脂质(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
代谢综合征治疗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DM)心脑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其集簇发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IR)有关,目前已成为心内科和糖尿病(DM)医师共同关注的热点,国内外至今对它的认识争议颇多。
西医学名:
代谢综合征
英文名称:
metabolic syndrome
所属科室:
内科 - 内分泌科
发病部位:
周身
主要症状:
代谢紊乱
主要病因:
生活方式
多发群体:
肥胖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是否进入医保:
是
目录
临床表现
定义过程
诊断标准
2005IDF的新定义
CDS的诊断标准
IDF青少年诊断标准
不同种族的腰围参考值
备注
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
脂肪代谢和代谢综合征
疾病危害
危害综述
糖尿病的预告指标
冠心病的预告指标
加速粥样硬化性血管病
疾病防治
防治综述
减轻体重
减轻胰岛素抵抗
调整血脂
降低血压
特别说明
展开
临床表现
定义过程
诊断标准
2005IDF的新定义
CDS的诊断标准
IDF青少年诊断标准
不同种族的腰围参考值
备注
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
脂肪代谢和代谢综合征
疾病危害
危害综述
糖尿病的预告指标
冠心病的预告指标
加速粥样硬化性血管病
疾病防治
防治综述
减轻体重
减轻胰岛素抵抗
调整血脂
降低血压
特别说明
展开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1、腹部肥胖或超重;
2、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TG)血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下;
3、高血压;
4、胰岛素抗性及/或葡萄糖耐量异常;
5、有些标准中还包括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及促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CRP)增高及促血栓状态(纤维蛋白原增高和纤溶酶原抑制物—1,PAI-1)增高。
这些成分聚集出现在同一个体中,使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为增加。
编辑本段定义过程
1988年Reaven注意到脂质异常、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常汇集一
??
相关书籍
起,提出了“X-
文档评论(0)